“所以,我主單于希望皇帝陛下看在漢匈兄弟之國,且曾經屢屢達成盟約的份上,對我大匈奴進行一些幫助。”
“我主單于將感謝皇帝陛下的慷慨,只要是皇帝陛下贈送的禮物,無論是糧食、布匹,還是金銀、珠玉,亦或是鹽、茶等生活物資,我大匈奴都願意接受。”
“希望皇帝陛下可以理解我主大單于,抓住這個重新同我大匈奴達成友好條約的機會······”
···
“其二:對於漢家大行皇帝駕崩,我主大單于感到無比的哀痛,為了表達哀思,特地讓外臣帶來了禮物。”
“為了祝賀皇帝陛下少年即立,也同樣託外臣給皇帝陛下帶來了賀禮。”
“在為漢家的大行皇帝,以及陛下分別送上禮物的同時,我主單于希望皇帝陛下能延續漢家的太宗孝文皇帝、大行孝景皇帝時的策略,於我大匈奴和親結盟。”
“如果皇帝陛下願意這麼做,那我大匈奴願意保證:從今往後,再也不會有任何一個腰繫兵刃的勇士策馬越過漢家的北方邊牆。”
“就如同幾十年前,漢家的太宗孝文皇帝,與我大匈奴故主:老上稽粥單于所達成的合約那樣——長城以北,單于以遊牧之民治之;長城以南,皇帝以農耕之民牧之。”
“為了表達誠意,我主大單于願意將皇帝陛下嫁去的公主立為閼氏,在草原的女人當中,地位只會比母閼氏低。”
“我主單于希望這樣的誠意,可以換來一位真正的公主,來為漢匈長久的友好、和平做出貢獻······”
···
“其三:我主單于在遙遠的西方,發現了一個非常非常富庶的國家。”
“這個國家以黃金做錢幣,匠人精通鍛造,馬匹也非常的健壯。”
“我主單于希望可以和皇帝陛下一同征討這個國家,並以此來修復和漢家之間的關係。”
“希望皇帝陛下慎重考慮,給我主單于一個滿意的答覆······”
···
···
······
又一次漫長的寂靜,讓宣室殿內的氛圍莫名有些凝重了起來。
幾乎每一個人——幾乎是每一個在宣室殿內的人,都在思考匈奴使者所說出口的這幾個條件,或者說是‘外交訴求’。
尤其是劉勝,幾乎是匈奴使者這邊剛說出口,劉勝那邊便已經有了大致結論。
簡單而言,匈奴人的條件和劉勝所預料的一樣,純屬科幻片的範疇。
第一條說的花團錦簇,總結起來就一句話:馬邑戰役的爆發,我大匈奴不承認是我們自己的責任;
非但不承認這個責任,同時還要求漢家進行戰爭賠償,以彌補匈奴在馬邑戰役中的損失。
只是為了場面上好看一點,戰爭賠款被粉飾成了‘看在漢匈兄弟之國的份上,作為弟弟的漢家,幫幫匈奴這個窮哥哥’。
但本質上,戰爭賠款就是戰爭賠款,再怎麼粉飾,都脫離不了其‘取之於民,資之於敵’的本質。
第二條,核心內容則是和親。
只是相較於過往,匈奴人的姿態放的低了些,場面話也說得多了些、好聽了些;
但和第一條‘萬變不離其宗’一樣:第二條提煉出來,也不過是和親二字。
至於什麼‘立為閼氏’‘在匈奴女人當中的地位,僅次於單于的母親:母閼氏’之類,也基本都是毫無現實意義的場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