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勝做出應答之後,坐在御榻上的天子啟,沉默了足有半炷香的時間。
這半炷香的時間裡,天子啟究竟在想什麼,劉勝顯然一無所知。
但劉勝能確定的是:這些連自己都能想到的事,天子啟,不可能想不到。
所以,在這陣短暫的沉默中,天子啟應該並非是在考慮劉勝這番話,說的究竟有沒有道理。
排除掉這個可能性,劉勝心中便隱隱有了猜測:天子啟,應該是在根據自己的回答、反應,以及今日在北營,面對周亞夫時的應對,在心中暗自做著評估······
“就算不是‘優秀’,也起碼算合格了吧?”
正當劉勝暗中盤算著,就算不能被天子啟課為‘最’,也至少能得個‘不予置評’的評價時,終於從思緒中回過神的天子啟,也適時給出了答案。
“朕,知道了。”
“這些事,你就不要管了。”
“——之前就告誡過你,要躲著些丞相;”
“今天,朕再跟你強調一遍:凡是有關丞相的事,你都不要管。”
···
“朕之前說過,錢的事,等糧食的事忙完再說;”
“既然如今,糧價已經得以平抑,就可以著手,準備錢的事兒了。”
“嗯······”
“——倒也不必操之過急。”
“錢的事,也急不得。”
“回去之後,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再往少府多跑兩趟;”
“有了明確的想法,把舉措、思路寫下來,再帶著奏疏來見朕。”
天子啟話音剛落,劉勝便趕忙起身,對天子啟躬身一拜。
而從天子啟的這個態度,劉勝也不難看出:對於今天,自己在北營面對周亞夫時的表現,天子啟的評估結果,確實是‘不予置評’。
對於這個結果,劉勝自是暗鬆了口氣,卻也不由自主的有些失落起來。
但劉勝不知道的是:天子針對儲君太子的評估,與朝堂審計地方,並不完全相同。
——朝堂審計郡縣地方,分最、殿兩種,以及夾在中間的‘不予置評’,也就是不好不壞。
而在封建時代,天子對於儲君的評估,則往往只有兩種結果;
殿,和‘不予置評’。
對於封建時代的儲君太子而言,不被天子課為‘殿’,就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
至於‘最’,則永遠不可能出現在天子,評價儲君太子的評估報告當中······
“不予置評,就不予置評吧;”
“起碼比捱罵要好。”
如是安慰著自己,劉勝便直起身,滿是坦然的再對天子啟一拱手。
“還有一件事,需要父皇示下。”
此言一出,便見天子啟溫爾一笑,隨即含笑低下頭,再次看向面前的竹簡。
一邊查閱著,嘴上一邊漫不經心的說道:“既然在你眼裡,‘表叔竇嬰’和‘魏其侯竇嬰’不能共存~”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