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清涼殿。
才剛因為收到城外,周亞夫不待見劉勝的訊息,而氣的臉紅脖子粗的天子啟,此刻已是帶著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站在了御榻前。
待周亞夫、竇嬰二人走入殿內,天子啟更是呵笑著一點頭,對身旁的郎官稍一擺手。
“宣詔吧。”
“——喏······”
聽到天子啟這一聲‘宣詔’,周亞夫、竇嬰二人自是趕忙跪下身,對上首的天子啟稍一頓首。
“太尉條侯臣周亞夫;”
“大將軍臣竇嬰;”
“——恭聞陛下聖訓~”
隨著二人齊聲一拜謁,天子啟也溫笑著點下頭,那郎官也已是走下御階,直挺挺站在了周亞夫、竇嬰二人面前。
“朕嘗聞: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又常言道:赳赳武夫,國之幹臣。”
“今有忠臣義士曰:條侯亞夫、外戚竇嬰,起於草莽而為將,舉於行伍而為帥,各領兵一方,三月而平吳、楚七國之亂。”
“使宗廟得保、社稷得安,亂臣賊子得其行亂之果,蒼生黎庶得其久盼之寧。”
“司馬法有云:賞不逾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罰不遷列,欲民速睹為不善之害也。”
“故以此詔,為平亂有功將、帥、士、卒之例······”
···
“——太尉條侯周亞夫,坐鎮昌邑,使賊欲進而不得、欲退而不能,後又使弓高侯頹當奇襲淮泗,以絕叛賊糧道,使禍亂耗時三月而速平。”
“詔令:敕封太尉周亞夫,得絳縣八千一百戶食邑,號曰:絳侯;”
“條侯之爵、條侯國食邑六千五百戶,亦不去,待亞夫之後,各以絳侯、條侯之爵傳與二子。”
“另賞千金、帛百匹,奴、婢各十;絳侯府一、御劍一。”
“再拜太尉亞夫,為丞相~~~”
···
“——大將軍竇嬰,鎮守滎陽,監齊、趙之兵,保敖倉不失,使宗廟社稷無虞、天下萬民得安,功勳卓著,僅次太尉亞夫。”
“詔令:敕封大將軍竇嬰,得魏其五千戶食邑,號曰:魏其侯。”
“另賞千金、帛十匹,奴、婢各五;魏其侯府一。”
“遷大將軍竇嬰,為太子太傅~~~”
···
抑揚頓挫的詔書宣讀聲,在清涼殿內響起,惹得前殿附近的宮人,都不由自主的紛紛駐足側目。
而在清涼殿內,恭敬的聽郎官宣讀完詔書,周亞夫、竇嬰二人便再一叩拜。
“臣等,謹奉陛下詔諭~”
“謝陛下隆恩~~~”
又齊聲一謁,二人才保持著跪地俯首的姿勢,將雙手高舉於頭頂。
待那郎官走上前,分別將兩封敕封詔書,各自交到二人手中,二人才緩緩自起上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