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替我劉氏的每一個宗親,受了劉濞老賊背信棄義的一擊。”
“——這一道疤,是我劉氏每一個宗親,欠老五的······”
“從今往後,如果有人膽敢欺辱、詆譭老五;”
“只要傳到我耳中!”
“就別怪我這瞎眼老婆子,不認自己的子孫血脈;”
“像對待叛賊一樣,對待姓劉的宗親皇室了······”
一番暗含警告、訓誡,又不乏些許哀痛的話語,惹得殿內眾人紛紛站起身;
就連自覺坐回自己位置的梁王劉武,都滿是誠懇的起身,和與宴的每一位公子,對竇太后齊齊一拜。
“臣等,謹遵太后詔諭;”
“從今往後,無論何人膽敢欺辱、詆譭皇五子,臣等,都絕不會袖手旁觀······”
聽聞梁王劉武,以及孫兒們由衷的應答,竇太后終是緩緩點下頭;
再度側過身,望向身旁的孫兒劉非時,那不怒自威的氣質,卻盡化作無盡的柔軟。
“我和皇帝已經決定,把劉濞的吳國,封給老五了。”
“改吳國為江都國,讓老五,做我漢家的江都王。”
“雖然只有廣陵一郡,不再有遍地銅礦的豫章、可以沿海煮鹽的會稽,但也總還算富庶;”
“往後,老五在廣陵,若是缺了錢糧用度,大可直接跟皇帝要。”
“——皇帝不給,我給。”
“如果什麼時候,想念我這老婆子了,也大可不必上奏請示。”
“直接帶著護衛出發,到長安來;”
“我這長樂宮裡,也總還能給老五,備下酒肉吃食······”
情真意切的一番話語,只惹得殿內眾人,紛紛向劉非投去嫉羨的目光。
——尤其是劉榮、劉德、劉淤兄弟三人身後的慄姬,那滿含惱怒的目光,更是恨不能將劉非生吞活剝!
相較於慄姬,眾皇子的反應,倒還算正常。
包括皇長子劉榮在內的大多數人,都只帶著溫和的笑意,向劉非投去善意的目光;
至於和劉非親近的幾個親兄弟,以及劉彭祖、劉勝二人,望向劉非的目光中,更是帶上了滿滿的喜悅。
就好像方才,竇太后授予劉非的尊榮,讓兄弟幾人與有榮焉。
而劉非接下來的一番話語,更是將殿內的氛圍,朝著‘宗親和睦’的方向,再狠狠推了一把。
“皇祖母如此疼愛,孫兒,受之有愧······”
略有些客套的道出一語,便見劉非輕笑著側過身,輕輕從御榻上滑落,滿是誠懇的跪倒在竇太后身前;
略有些不安的拉著祖母的手,又毫不遲疑的說道:“孫兒出征平叛,是因為自己的志向;”
“僥倖獲得了一些武勳,也完全是因為先祖在天之靈庇佑,軍中將士捨生保護。”
“皇祖母、父皇,願意將廣陵郡封給孫兒,孫兒已經是受寵若驚。”
“只是這幾個月,孫兒在軍中,學到的最寶貴的東西,就是‘規矩’二字。”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
“——在軍中,無論是都尉、校尉這樣的將官,還是衝鋒殺敵計程車卒,都要遵守軍中的規矩;”
“對於上官的命令,以及皇祖母、父皇的詔諭,都必須無條件的遵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