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乘風聞言身子微微動了一下,好像剛剛活過來一般。
他緩緩轉頭,面無表情地看了嚴老將軍一眼,又扭回身去,低頭喃喃道:“數日之前我剛剛派快馬奔赴大都為聖上呈上捷報,如今卻……”。說著他彎下腰,深深地將自己的一頭亂髮埋於雙膝之間。
望著俞大帥垂頭喪氣,半死不活的樣子,嚴老將軍終於忍無可忍,挺直了腰板提高聲音說道:“大敵當前,身為一軍主帥,豈可只計較個人得失榮辱?主帥如此頹糜萎頓,只能令我軍將士見者心寒!堂堂七尺男兒,氣可鼓不可洩,只要你我還活著,大齊就斷不會亡!”。
“替天行道,直搗大都!”、“除暴安良,推翻大齊!”。
蕭山腳下,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人群振臂高呼,聲震四野。
大楚皇帝劉謙身披鎧甲,意氣風發地舉起酒碗,對著馬茂勳、唐萬年、關羽說道:“各位兄弟,此次我數路大軍齊頭並進,爭取一舉全殲護國軍,殺奔大齊的京城。寡人特備美酒為爾等壯行,掃平宇內,拯救萬民於水火,就全仰仗諸位了!”。
關羽等人相視一笑,同時將手中酒碗高舉過頭,致謝後一飲而盡。隨即紛紛轉身上馬,率領著自己的隊伍信心滿滿地湧出山谷,向著目的地進發。
經過數次博弈,此消彼長之下,此次出征,意味著以紅巾軍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勢力對大齊王朝的全面反攻。
隆隆的馬蹄聲敲擊著沉睡已久的大地,恰似一面巨大的戰鼓。風雨飄搖,搖搖欲墜的大齊王朝即將面臨徹底的崩塌。
千里之外的京城大都,此時正一片祥和,喜氣洋洋。
朝中剛剛收到護國軍主帥俞乘風送來的捷報。
大齊皇帝李弘基喜上眉梢,將那份載著喜訊的奏章看了又看,又在朝堂之上命人將其交於諸位大臣傳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李弘基手指輕叩著龍椅的扶手,唇邊掛著掩飾不住的笑意,自語道:“沒想到這個俞乘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寡人這一步險棋看來是下對了!平定賊亂之後,下一步就是要對付多年來屢犯我大齊邊境的草原蠻夷!”。
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還發生了兩件小事。
其一是煙柳河上飄蕩起一艘嶄新的雕花精美的大畫舫。死裡逃生的如煙和綠蘿姑娘重操舊業。舊時那艘大畫舫在婆婆和如煙被押入刑部大牢的次日被官府沒收充公,綠蘿姑娘也被趕下了船。而那艘大畫舫後來不知所蹤,據謠傳有人在數百里之外的河道上曾經見過它,成了某位郡守大人的私家遊船,不知是真是假。
其二是泰州府一個叫孫承安的花白鬍子、矮小乾瘦的小老頭出獄後官復原職。因為剿匪前線捷報頻傳,龍顏大悅之下實行大赦。而這個得罪過不少同僚的乾巴老頭經歷了莫名其妙被扔進大牢之後,又莫名其妙地被放了出來。
孫承安出身寒門,自幼飽讀詩書,立志考取個功名,將畢生的精力奉獻給大齊王朝。無奈造物弄人,考來考去考到鬍子都白了,從孫子輩考到爺爺輩,仍然擺脫不了名落孫山的命運。
聖人曰:讀書太多能把人讀傻,考試太多能把人烤糊。
孫承安老先生折騰了大半輩子,終於認賭服輸,放棄了考取功名,謀個一官半職的夢想。但他老人家賊心不死,求爺爺告奶奶,終於擠進了府衙,做了一個類似於給領導寫演講稿,編輯文案混飯吃的小吏。
要說舊時代確實有很大的侷限性,幹嘛非要找個小老頭當文秘呢?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領導們都喜歡找個美女做小秘,這樣公事、私事、好多事都迎刃而解了。
孫承安這個小老頭有一些不良嗜好,沒事老盯著上司的一舉一動。盯得久了,果然發現了一些問題。這個乾瘦的小老頭喪心病狂地蒐集材料,越級舉報自己的頂頭上司。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他被關進了大牢。(本章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