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數次推辭不過的輕皇子孝德天皇,已經接受了菊花國的天皇之位。
皇極天皇之所以退位,也是無奈之舉,這都是因為權臣蘇我氏,實在是太專橫跋扈了。
輕皇子曾因不滿蘇我氏專權,以患足疾為名,不參與政治。輕皇子與中臣鐮足,既藤原鐮足過往甚密。
中大兄皇子既後來的天智天皇,中臣鐮足發動乙巳之變,誅滅蘇我入鹿一族後,輕皇子即位,是為孝德天皇。
公元六百四十五年七月十日,皇極天皇四年六月十二日發生乙巳之變。
二天後,皇極天皇意欲讓位於中大兄皇子,中大兄皇子辭讓並推薦輕皇子。
輕皇子三度辭讓並推薦古人大兄皇子,古人大兄皇子出家以示辭讓。
於是皇極天皇退位,菊花國史上第一次皇位相讓,輕皇子登壇即位,是為孝德天皇。
在此之前輕皇子並沒有被立為太子,孝德天皇向皇極上皇奉上“皇祖母尊”的稱號,冊立中大兄皇子為皇太子,冊立間人皇女為皇后,冊立阿倍小足媛和蘇我乳孃為妃,任命阿倍內麻呂為左大臣、蘇我石川麻呂為右大臣、中臣鐮足為內臣,既內大臣的前身、長年留學大唐的僧旻和高向玄理為國博士。
公元六百四十五年,孝德天皇元年,孝德天皇在菊花國史上第一次使用年號“大化”,取義於《尚書》中“施教化,大治天下”的意思。高句麗、百濟、新羅的使者訪問日本。
孝德天皇召對代行任那貢賦的百濟使者。因為賦稅不足,孝德天皇叱責使者。孝德天皇向尾張國和美濃國課徵供神幣。
孝德天皇任命東國等地的國司,命令製成戶籍、檢校田地。孝德天皇在朝廷備鍾一鼎,訴訟遲滯的抗議者可以撞鐘以示抗議。
孝德天皇設定良民和奴婢之子的區別方法。孝德天皇簡化對佛教的援助,選定僧旻等十位僧侶為十師。
孝德天皇派遣使者向諸國收繳武器。古人大兄皇子企圖謀反。中大兄皇子討伐古人大兄皇子。
孝德天皇禁止土地的貸借。並且決定遷都於難波長柄豐埼宮。
孝德天皇博中國典籍,對古代聖賢的治國之道瞭解很深,早已立志改革陳腐的政治。
公元六百四十六年,既大化二年,新年伊始,孝德天皇釋出了《改新之詔》,在各個領域進行了制度改革。這些改革,後世稱之為大化改新。
一、廢除了世襲氏姓貴族的稱號臣、連、國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度。
二、把各級地方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設定了二官、八省、一臺的中央官制和國、郡、縣三級地方行政體系。
其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號稱“三公”,與唐朝的太師、太傅、太保相當。
說句毫不客氣的話,孝德天皇幾乎己經是,照搬了大唐朝廷的那一套體制了,只是稍微做了一些改動而已。
喜歡大唐可以更強請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