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突如其來的結果,令李中華都有些哭笑不得。
耽羅島的地理位置,自然是不用多說了,那絕對是非常好的,好的沒話說了,李中華實在是找不到什麼拒絕的理由。
一船一船的糧食,運到了新羅,新羅的危機也終於解除了,新羅王和他的大臣們高興了,新羅的百姓們也不用餓著肚子了,李中華手中掌控著一個偌大的耽羅島,也並不吃虧。
一個又一個的訊息,傳到了帝都長安,李世民也是大為高興,直誇李中華就是大唐的一員福將。
雖然李世民並沒有想過,要對新羅怎麼樣,畢竟新羅一直表現的都很聽大唐的話。
兩國中間格高句麗和百濟,本來就沒有什麼利益上的衝突,更沒有什麼領土上的爭議。
雖然李世民統治下的大唐,一直表現的都很強勢,誰要是敢不服的話,直接就派兵給滅了。
但如果別的小國表現聽話,對大唐沒有什麼惡意,又沒有什麼利益上的衝突的話,李世民一般不會主動出兵,挑起戰端。更不會動不動的就要滅了人家的國家。
所以對於新羅,大唐只會幫助他,對抗高句麗和百濟,而不會想著要滅亡它。
高句麗和百濟新羅之間,經常發生衝突,大唐也一直都是偏向於為新羅說話。
但是李中華在奏摺中提到了,兩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一旦大唐最終滅掉了高句麗和百濟,大唐和新羅就會直面交接,到時候領土上的爭議,是遲早難以避免的。
現在趁著這個機會,又是新羅主動送上門的,耽羅必須要掌握在大唐的手中,這樣以後,新羅就不敢對大唐起異心了。
李中華料準了李世民這個人,會為了他的大國風度,不接受新羅提出的好意,這才象他說明了厲害關係。
其實新羅地方又不大,還隔著那麼遠,李世民心裡還真看不上那個地方。
所以如果不是李中華提前告知了他,得到耽羅島之後的種種好處,李世民還真沒有想過,要接受耽羅島。
耽羅島對於大唐來說,完全就是一塊飛地,要是從長安派官員去治理他的話,估計都沒有哪個人願意去。
大唐君臣一番商議之後,直接把耽羅劃給了遼東道,由遼東道節度使李中華,自行派人前去接管耽羅島。
一場交易,在大家都樂見其成之下,迅速的完成了,自此之後,耽羅島劃入了大唐的版圖。
這場交易要說誰不開心,高句麗和百濟是肯定的。
不過,他們並不是最不開心的人,還有人比他們更加的不開心,他們就是耽羅島對面的菊花國。
菊花國的歷史,據說非常的悠久,具體建於什麼年代,誰也說不清楚。
不過關於以前的事,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直到第十五代天皇之前的天皇,似乎都只是個傳說,並沒有任何的歷史記載。
此時菊花國的女天皇皇極天皇,己經主動的退位了,在她擔任天皇期間,政權都掌握在權臣們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