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現在的情況是,國內狼煙四起,邊關異族正在磨刀霍霍,蠢蠢欲動。
如果任由這種情況持續的發展下去,天下必將大亂。
到時候群雄四起,最倒黴的還是天下的黎明百姓,他們將會被迫捲入戰爭之中,食不果腹,妻離子散。
甚至有可能,五胡亂華的歷史將會重演。
這不是李中華能夠接受的結果,所以,對於造反叛亂的各路番王,李中華必須採取果斷的措施,殺一警百,一時的心軟,是極有可能將整個大唐,拖入萬劫不復當中。
蘇毗國復國成功之後,一直都在征戰雪域高原上的各個部族,勢力甚至己經伸向了西域,在不斷的融合各部族的戰爭中,練就了一支能戰之兵,軍中的精兵強將無數。
完成了雪域高原的統一之後,又在養精蓄銳之中,如今己經是兵強馬壯了,鄰近的國家都己經臣服在蘇毗女王的腳下,勢力不斷向恆河流域擴張。
蘇毗國的小王子李思華,己經十五歲了,不僅天資聰明,而且長的英武不凡,文智武功都很不俗,又心懷善心,對女王母親湯滂氏也非常的孝順,深受蘇毗國百姓的讚賞。
湯滂氏本來打算等兒子思華成年後,便將皇位傳給兒子,自己前往大唐,和丈夫李中華團聚。
雖然兩人並沒有拜過堂,成過親,但在女王湯滂氏的心裡,早己經將李中華視為自己的夫君了。
可是突然從大唐傳來了訊息,李中華己經坐上了大唐的皇位了。
這個訊息令女王湯滂氏是又驚又喜。
在深思熟慮之後,蘇毗女王湯滂氏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藉著李中華向蘇毗國借兵的機會,讓兒子李思華回大唐去。
和蘇毗國相比,大唐的江山顯然更加的重要,兒子李思華繼續留在邏些城,將來成就最多也就是繼承她的王位。
而且湯滂氏有一種預感,將來李中華很有可能,會把蘇毗國也納入到大唐的版圖之中。
也就是說,兒子如果繼續留在邏些城的話,或許蘇毗國的王位,也無法繼承。
每一個母親都是非常偉大的,如果沒有因為兒子,蘇毗國併入大唐,湯滂氏也不會去多想什麼?畢竟現在大唐的皇帝,是自己深愛的男人。
可是湯滂氏不然不為自己的兒子著想,既然蘇毗國很有可能會併入大唐的版圖之中,那她就應該早做打算。
兒子聰明能幹,能文能武,樣子長得也很像他的父親,如果讓他早點回到他父親的身邊,或許將來會有機會,成為他父親的繼任者,下一代的大唐皇帝。
至於說自己的兒子李思華,並非是自己夫君唯一的兒子,甚至並非是嫡長子。
這一些問題,湯滂氏選擇性的沒有去想這一些了,要知道,整個蘇毗國都是兒子的資本,這是那些他其他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們,所沒有的優勢。
李思華在平叛的戰鬥中,沉著果斷的指揮佈局,關鍵時刻毫不猶豫地衝鋒在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勝,表現的一點也沒有令湯滂氏失望。
喜歡大唐可以更強請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