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唐可以更強 > 第141章 遼東道節度使

第141章 遼東道節度使 (第1/2頁)

此話傳入城中,守軍十分的氣憤,反倒鬥志高漲了起來,個個悍不畏死,放言要死戰到底,既然怎麼樣都是死,反正也沒有了活路,那還有什麼好怕的。

不怕死的敵人,才是真正令人可怕的對手,唐軍也因此久攻不克。

這時,高句麗的降將高延壽獻策說道:“應該釋放高句麗降將與妻子團聚,以動搖安市城守軍的心,然後移兵進攻烏骨城,該城守軍弱少,可朝至夕克,最後麾軍南下,平壤可唾手而得。

群臣諸將亦建議,應該與張亮所率水軍會師,併力攻拔烏骨,“渡鴨祿水,直取平壤,在此舉矣。”

李世民聽了之後,也覺得非常有道理。正要採納這一建議時,但李道宗卻極力阻止。

他認為如移兵烏骨,則建安、新城的高麗守軍必定會緊隨我們之後,我軍則有腹背受敵之憂。

因此,他主張先破安市城,再取建安,然後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唐太宗遂打消了移兵烏骨的念頭。

李道宗的建議當然是萬全之策,但是這就讓唐軍陷入了正面作戰一顆顆拔高麗建立的諸多“釘子”的過程,戰爭必然曠日持久,而且當唐軍拔完所有的釘子之後,還能有多少兵力來進攻高麗的都城平壤呢?

顯然按照這樣的方針來辦,想要一舉攻滅高麗就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日午後,安市城中傳出豬、雞鳴叫之聲,李世民估計高句麗守軍可能夜襲唐營,遂嚴兵裝置。

果然,高麗數百人於夜半縋城而下,唐太宗親自馳至城下,麾軍急擊,高麗軍死者數十人,餘者只能退回城中。

第二天,李世民又命令江夏郡王李道宗,督促眾人在安市城南修築土山,以逼城內。

城內守軍亦增高其城,與唐軍相拒。雙方兵士又分番交戰,每天都要六七回合。唐軍兵士用衝車炮石,摧毀樓堞,城中守軍即用木柵塞堵被打出的缺口。

江夏郡王李道宗在修築土山時,足部受傷,唐太宗親自為其針灸。

因此,築山晝夜不息,先後歷時六十多天,用工五十多萬人次,山頂距城僅有數丈,下臨城中。

江夏郡王李道宗,派果毅傅伏愛將兵屯土山之頂備敵。由於山頂過高,根基不固,屯兵過多,土山塌倒,壓壞了城牆一角。

這時正值傅伏愛擅離職守,高麗守軍數百人從城缺處殺出,佔據了土山,“塹而守之”。

如此一個絕佳的攻克安市城的機會被如此浪費,還反而被對方轉為自己的防禦屏障,太宗怎能不大怒?

於是將傅伏愛斬首示眾,令諸將率兵奪回土山。

但接連三天進攻,均未奏效。道宗赤腳行至旗下請罪,太宗以其破蓋牟和遼東之功,特予赦而不罪。

戰事一拖再拖,天氣慢慢的開始變冷了,遼東這地方,一旦變冷的話,對還道而來的大唐大軍,形勢是極為不利的,李世民不得不下令退兵回朝。

雖然說這一次的征討高句麗,並沒有達到李世民戰前制定的目標,但收穫其實也是巨大的。

接連攻下了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等十座城池;還從遼州、蓋州、巖州三洲,遷徙7萬人口到中原;在新城、建安、駐蹕三次大戰,斬獲高句麗軍隊首級四萬多。

僅僅是大敗高延壽、高惠真一戰,唐軍便繳獲牛、馬各五萬餘,還有其他大量戰備物資,這一戰得益遠高於損失。

但李世民卻坦言,這一次的東征高句麗,其實是失敗的。

最新小說: 卡爾蜜拉今天也在拒絕特利迦 [明日方舟/Misery博]One Cut Deeper [唐]元嬰大能落地玄武門之變 萬人嫌拯救計劃[快穿] 從負婆到富婆[快穿] 八零之把反派兒子養成乖寶寶 雙生劫 土著美人和穿二代皇帝 在原始叢林養一隻巨人gb 在虐文裡給人類當崽[快穿] 太子他以妻為天(雙重生) 快穿,請宿主尊重任務 成為虐文女主後我沙瘋了 我是反派他媽 末日拾荒:我靠變廢為寶一路躺贏 穿越當縣令 系統給我灌啞藥 紅樓之仙路 美顏App帶我重生了 重返高中拯救未來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