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還沒有開始上任,就遇上了薜延陀帶兵犯境的事情。
“父皇!兒臣願意負責督運糧草,請父皇恩准。”太子李恪突然站出來說道。
太子李恪剛剛當上太子,但很多人其實是有非議的,皆因他並非長孫皇后所生的嫡皇子,似乎有點來路不正。
所以太子李恪急需要有亮眼的功績,來證明自己,是可以勝任太子的。
李世民心裡也清楚這一點,但他也沒有辦法,嘴長在人家的身上,私下裡誰說了什麼?做皇帝的也管不著,只要沒有當著皇帝的面前,或者是太子李恪的面前亂說,你也沒辦法治他的罪。
督運糧草主要是在後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而且身為太子,大唐未來的皇帝,也的確需要歷練一番,身臨其境的直面戰爭的場面,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可以讓他明白,江山的得來,是多麼的為之不易,他才會更加的善待百姓,勤於政事。
“英國公,你覺得讓太子李恪負責督運糧草一事如何?”李世民向李勣問道。
“這個,臣倒是沒有意見,只是這是打仗,恐怕太子會有危險。”英國公李勣擔心的說道。
畢竟他是主帥,行軍道總管,雖然督運糧草,一般都會很安全,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太子李恪出了什麼事,那可是負不起這個責任。
不過,太子可是未來的皇帝,此時和太子親近一些,一起經歷戰場上的生死考驗,必定可以在太子心裡,留下很深的印象,對自己的將來也是非常有利的。
前提是太子能夠安全無恙的回來,若是出了事,那就肯定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所以說,太子的加入,對英國公李勣,可以說是有利有弊,只要安排的好,對太子的安全保護妥當,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的。
“那好!只要你沒有什麼意見,那就這麼定了,我大唐以武立國,太子李恪也應該接受戰場上的洗禮,才能更快的成長起來。”
諸事議定之後,兵貴神速,太子李恪身為督運糧草的司馬一職,馬上變得忙碌了起來。
大軍開拔之後,一路急行軍,火速趕往生意好的屯兵地點羽方。
此時,漠南草原上,薛延陀真珠可汗之子,大度設正率領三萬騎兵,瘋狂的追擊著阿史那思摩的突厥兵。
可是阿史那思摩收到的訊息早,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在漠南的草原上,和薛延陀的騎兵開戰,因為那簡直就是在找死。
所以,阿史那思摩的突厥部族,早早的就逃到了長城內的塑方,憑藉長城的關口,抵抗薛延陀部的追擊。
李勣率領的六萬步卒還在後面走著,但一千二百名騎兵的先鋒營,卻率先趕到了。
人的名,樹的影,英國公李勣的威名,加上不知道大唐派了多少援兵趕到了,大度設無心戀戰,嚇的趕緊逃竄。
李勣帶的騎兵不多,只有一千二百人,便毫不客氣的向阿史那思摩,點了六千突厥騎兵,追擊大度設去了。
喜歡大唐可以更強請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