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也不另外,薜延陀部的真珠可汗夷男,派其子大度設聯同同羅、僕骨、回紇、靺鞨、霫等部族,領軍二十萬南侵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知道薛延陀部,正向自己的漠南撲過來了,阿史那思摩急忙派人向大唐求助。
並且收攏部族退回了長城內,退守朔方,等徒大唐的援兵到來。
李世民收到訊息之後,非常的震怒,薛延陀的夷男,表面上臣服於大唐,並向大唐稱臣,卻一直陽奉陰違,不時的打壓阿史那思摩部,並且屢教不改。
還揚言說什麼,以前東突厥是怎麼樣欺負大唐的,現在我們只是在幫大唐,向東突厥報仇,教訓一下東突厥而己。
這一次,李世民決定不再忍了,為了抗衡薜延陀部,阿史那思摩部的東突厥必須保住,而且阿史那思摩還是大唐長公主,衡山公主的駙馬,於情於理,都必須要幫他們。
李世民命營州都督張儉,統率所部直逼薛延陀東境。英國公李勣被授為朔州道行軍總管,率步卒六萬、騎軍一千二百人屯駐羽方,與靈州道行軍總管李大亮、涼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等分兵抵禦。
長孫無忌心裡發虛,直冒冷汗,現在他己經有點後悔,不該走這一步棋。
最近,李世民又對他像從前一樣,推心置腹,信任有加,這讓長孫無忌徹底的明白了,李世民對他真的是不計前嫌了。
可是長孫無忌卻因為心虛,害怕李世民會對他下狠手,這才想到了要造反,現在看來,長孫無忌,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可是現在計劃己經開始發動了,此時還有回頭的路可以走嗎?長孫無忌陷入了自責和迷茫之中。
如果早知道李世民對自己的態度,長孫無忌是無論如何都不會,選擇走上造反這條路的。
他可以想象得到,兵戎相見的那一天,無論自己是成功還是失敗,小妹長孫皇后一定會對他這個大哥,感到深深的絕望。
還有自己的長子長孫衝,兒媳長樂公主,也絕對不會原諒自己的行為。
此刻,長孫無忌感到無比的絕味,臉色灰敗。
“輔機,你這是怎麼啦?是不是哪裡不舒服?要不要朕傳太醫來給你看一下。”
散朝之後,李世民把長孫無忌,李世勣,侯君集,褚遂良等人留了下來,商量出兵的具體細節,諸如兵馬從那裡抽調,糧草如何調配等等,六萬多人的大軍開拔,絕對不是一件小事。
“臣身體沒有什麼大障,大概是這兩天沒有休息好吧!讓陛下擔心了。”長孫無忌勉強的笑了笑說道。
“輔機肩上的擔子重啊!為朕分憂國事固然重要,但身體也很重要,要是把你的身體累垮了,皇后都要責怪朕了。”李世民關心著說道。
“為陛下分憂,是臣的職責所在,臣一定會注意休息的,免得陛下擔心。若是因為臣的事情,影響了陛下的心情,那就是臣的罪過了。”長孫無忌也用輕鬆的語氣說道。
“嗯!那就好!走吧!我們君臣起制定一下,這一次的出兵作戰方案。”李世民點了點頭,開始談起了正事。
太子李恪也在場,參與朝政,這是李世民想要培養太子的能力。
“陛下!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這負責督運糧草的人,陛下準備交給誰來負責。”身為主帥的李勣,對於大軍的後勤保障,十分的重視。
英國公李勣本在幷州,此次奉調進京,是接手侯君集的兵部尚書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