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蘇定方的選擇並沒有錯,無論他支援誰,反對誰都是錯,不如不做選擇,權當自己不知情便是。
李中華也沒有點破蘇定方,大家都保持著難得糊塗是最好的。
雖然李中華很想支援吳王李恪,但李中華考慮了一下,覺得現在還不是時候,不過或許這是一次機會。
李中華猜測,這一次的行刺計劃,應該是針對吳王李恪來的,幕後的指使人,李中華不用想都知道,除了趙國公長孫無忌,不會有第二個人。
歷史上也不知道為什麼,長孫無忌會對吳王李恪的成見那麼深,以致於李治己經成為了唐高宗之後,趙國公長孫無忌仍然不肯放過吳王李恪,誣陷他造反,製造了一大冤案。
不過長孫無忌的下場也好不到那裡去,被武則天給禍害的家破人亡,自己走上了自殺的路,這或許就是當初李恪在臨死之前,大叫著自己冤枉,說長孫無忌弄權誣陷他謀反,一定是會遭報應的。
結果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長孫無忌後面果然就遭了報應。
在李中華想來,或許李世民在知道了幕後主使之人,就是長孫無忌的時候,會促使李世民大怒,更加一意孤行的,要立吳王李恪為太子。
吳王李恪曾經問過李中華,關於太子之位,他到底能不能爭取?有沒有希望?
李中華只告訴了他一個字,那就是等。
太子之位全憑皇帝李世民一言而決,或許他會詢問大臣,但作為皇子,而且還是非皇后所生的嫡皇子,吳王李恪能做的,也的確只有一個等字。
若是吳王李恪稍微露出了一點點的,想當太子的意思,皇帝李世民即使不會處罰他,也絕對不會再考慮立他為太子,甚至會把他發配到那個偏遠的角落裡,永世不准許他回長安。
不爭,或許還有一點點希望,爭的話,那就真的是一點點希望,都不會再有了。
所以,吳王李恪派人刺殺晉王李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吳王李恪做不出這樣的事情,至少現在還沒有膽量做這樣的事情。
十一歲的晉陽公主,己經出落的亭亭玉立,有了美少女的樣子了,長的和長孫皇后非常的像,性格也非常的溫順,待人非常的知書達禮。
知道李中華前來迎接她去康定城,晉陽公主讓人扶著下了馬車。
李中華上前行了個禮,晉陽公主便連忙彎下腰來虛扶了一下說道:“我們終於又見面了,母后在明達要來這裡之前,拖明達問候中華哥哥。
上次母后險些就沒命了,多虧中華哥哥出手相救,母后一直在心裡對中華哥哥感敗不盡。這次明達又要麻煩中華哥哥了。”
“公主殿下太客氣了,皇后娘娘心地善良,自然長命百歲,臣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公主殿下來這裡找臣治病,臣自當盡心盡力,盡臣的所能,何來的麻煩一說。
只是臣的醫術也非常有限,上次救了皇后娘娘,也是碰巧而已,所以公主殿下的身體,臣也無法說有多大的把握,可以讓公主殿下痊癒,若是臣醫術不精,還請公主殿下怒臣無能之罪。”
李中華依規依矩的說道,至於治病的問題,還是要先把醜話說在前面。
晉陽公主要叫他中華哥哥,他沒有辦法不讓她叫,但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份,如果自己端著哥哥的架子,去叫人家明達妹妹,那李中華就太傻了。
“如果中華哥哥的醫術都不精,那天下就找不出那一個,比中華哥哥的醫術更好的人了,中華哥哥不必太過謙了。
要是中華哥哥也治不好明達的病,那也是明達命該如此,相信父皇和母后,也不會怪罪於中華哥哥了。”
喜歡大唐可以更強請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強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