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將軍,昨晚抓到的刺客呢?他交代出了什麼沒有?”吳王李恪對蘇定方問道。
“正要告訴吳王和晉王兩位殿下,那刺客實在是太硬氣了,堅持要面見陛下,才肯交代是誰指使他來行刺的,還說對方來頭太大,權傾朝野,即便是告訴我們,我們也沒有辦法處理,只有陛下才有權力處理對方。
末將考慮再三,還是派人把刺客押回長安,讓陛下親自處理為好,此事關係甚大,末將未及請示兩位殿下,還請兩位殿下恕罪。”
蘇定方沒有隱瞞,實話實說的說了出來,唯一沒有告訴大家的是,刺客已經全部都招認了,只是事關兩位皇子爭儲的事,不告訴兩位皇子,的確是為兩位考慮,也是為了兩位皇子的好。
如果告訴了兩位皇子,審問出了刺客的結果,吳王李恪和晉王李治,恐怕在也難以坦然面對了。
李中華看了一眼蘇定方,暗道這蘇定方可真是個圓滑之人,刺客估計是早己經什麼都招了,只是交代的問題,恐怕讓這位生不逢時的老將,有些淡定不了,左右為難了吧。
想想蘇定方這些年都經歷了什麼,也就不難明白他為什麼,這樣處理這件事情了。
蘇定方的父親是隋末唐初的地方豪強,名叫蘇邕。蘇邕率領幾千個鄉勇保境安民,蘇定方虛歲十五週歲,十四歲就追隨父親上了戰場。
蘇邕死後,蘇定方繼承了家族的部隊,蘇定方勢力弱小,只好投奔劉黑闥。劉黑闥被大唐太子李建成剿滅之後,蘇定方率部投奔了李建成。
玄武門之變之後,蘇定方雖然沒有受到牽連,但是由於他是李建成的人,所以李世民也沒有重用他。
蘇定方的官職,只是一個小小的折衝都尉。當時的蘇定方,手下的兵力,大致相當於今天的一個團那麼多。換句話說,蘇定方在貞觀初年,也就混了一個團長當。
蘇定方是有本事的人,李建成不重用他,那是李建成的損失。李世民不重用,那是大唐的損失。
就在蘇定方前途迷茫的時候,他迎來了生命中第一個貴人,這個貴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唐軍神李靖。
李靖慧眼識英雄,一眼就看出蘇定方是個虎將,就決定帶蘇定方討伐突厥。
蘇定方在討伐突厥的戰爭中,率領二百個騎兵,突擊頡利可汗的牙帳,差點就活捉了頡利可汗。
經此一戰之後,蘇定方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被任命為中郎將。
李世民手下猛將如雲,蘇定方在李世民手下,還只能算是一個年輕將領。
他的資歷沒有老將們高,所以蘇定方在李世民手中,一直沒有多少表現機會。
這個當然也和站隊有關係,蘇定方一生幾次選擇站對,選擇劉黑闥,劉黑闥被大唐的太子李建成,帶人給滅了。
轉投太子李建成,也沒有被太子李建成所看中,這既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不幸。
幸運的是因為沒有被太子李建成所看重,在玄武門之變中,也就沒有被太子李建成所牽連。
不幸的是,他又一次因為選擇站隊,而站錯了隊伍。
好在有著大唐軍神之稱的衛國公李靖,一眼就看中了他,給了他一個立功的表現機會,在滅亡東突厥頡利可汗的戰鬥中,立下了關鍵性的戰功,被封賞了一個左武衛中郎將。
這個位置一呆便是十幾年,大唐滅了東突厥之後,對外戰爭幾乎沒有停止過,可是李世民以前秦王府的老將眾多,且一個個都是戰爭狂人,那裡還有蘇定方帶兵打仗的機會,更不要說是給他掛帥的機會了。
這一次對於蘇定方來說,又是一次站隊了,站對了的話,他就還有機會出將入帥,站錯了的話,他這一輩子最多也就這樣,甚至會更慘。
所以在沒有看清楚之前,蘇定方不想太早的選擇站隊,即便是一定要選擇站隊,也是要選擇陛下這邊。
陛下如今也才四十來歲,正是春秋鼎盛時期,沒有特殊的情況,至少也還能活個二三十年,所以蘇定方才會選擇不站隊,一切交由皇帝李世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