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可以做,但對外只能說是獻俘闕下。
萬汗的情況其實和王杲一樣,都是朝廷封的女真部族的都督,但是對內都是自稱為汗,完全自成一體。
進士們起步的七品官,卻是許多舉人終其一生都難以企及的官職。
其實,如果魏廣德一開始就說要遷移多少平百姓過去,張居正是一定要反對一番的。
張居正說道。
他們兩人認識十餘年了,魏廣德為人,張居正清楚的很。
五軍都督府那邊的人,你是知道的,有戰事朝廷都不敢派他們去,還要在外調動將官,長此以往對朝廷不利。”
對此,張居正也就不便多說,他和魏廣德的關係,現在還算好,至少沒有相互對立相互拆臺,很多時候大家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
魏廣德開口說道。
因為遷移百姓,就意味著有許多人要離鄉背井,這裡面不止是宗族的羈絆,遷移帶來的苦難,朝廷也需要準備很多東西。
不止要為移民準備沿途補給和交通工具,到了地方還要發至少一年的口糧和準備大量生產工具,這是現在的大明朝廷所不具備的。
“善貸,這些話你去和別人說行,和我還這樣說,那可就沒意思了。”
能把遼東的將官調到京城來,這樣的機會不容錯過。
張居正只是思考片刻後,也不得不承認,魏廣德的謀劃成功的機率很大。
無疑,這對徐州這座中原大城來說,經濟方面的影響巨大,必然會遭到徐州官員的極力反對。
雖然迦運河不走徐州,可是畢竟一旦開行,走徐州的船隻就會少許多。
張居正小聲說道:“不過,如果命令是從兵部下達,怕是朝中很快就知道此事了。”
其實不止張居正有不同意見,就連朱衡和譚綸私底下也找過他,建議不要用獻俘大典的名義。
張居正不傻,繼續追問道。
獻俘禮是指古代軍隊凱旋後將所俘敵酋或首級進獻廟、社及皇帝的一種軍事禮儀。
魏廣德問了句,“順便把獻俘大典的準備也和宮裡彙報一下。
“還有一事,你可能也需要三思。”
工程量,可想而知。
中旨,是不經過朝廷的旨意,由宮裡直接簽發,所以知道的,除了他和張居正,就只有宮裡尚寶監的太監才會知道。
雖然陛下年幼,可獻俘大典這樣的大事兒,他參加也是有好處的。
明初武功赫赫,朱元璋戎馬倥傯之際不忘文治,詔定軍禮,構建獻俘禮制。
“那我們現在就進宮?”
雖然不認為佔據東番島有多少價值,可是按照魏廣德的意思,只是出動衛所的話,貌似對朝廷影響不大。
大明朝的朝政,並沒有真正的,後世的財政部,掌握政府的錢袋子,朝廷的財政是分散在多個衙門裡的。
魏廣德看張居正已經覺察,神情隨即一變笑道:“叔大兄,我確實沒有其他意思,只是覺得朝中還是該留幾個能征善戰的將軍才好,有事朝廷可以隨時調動。
不過好在,按照魏廣德最初提議,其實也是工部一些人的意思,那就是不把迦運河的開鑿當成朝廷的頭等大事兒,畢竟現在大運河的航運還算是通暢的,雖然偶有斷航,但大體還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