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新航道通航後,對徐州的影響最大。
屆時,就算群臣有人議論,可是應該還會有更多的舉子會選擇爭奪去東番島做教諭的機會。
常盈庫的存銀總額,已經是接近千萬兩白銀。
不過這段運河建造經費也是很大的,大到工部根本無力支援這個專案建設,必須要戶部支應錢糧。
水運,始終都繞不過水。
“那你留李成梁在京,是打算派他去哪兒?”
不問明白魏廣德的盤算,張居正也不安心。
雖然朱元璋制定了明朝的禮儀章程,但是像獻俘大典這樣的盛事,居然從大明開國到現在都沒有舉行過一次。
魏廣德這次沒有一口回絕張居正的提議,而是說會仔細思考利弊。
銀子放在庫房裡又不能下崽兒,還不如拿出來打仗,搶一些地盤,恩惠子孫後代。
太僕寺的銀子,別的衙門就休想動用,除非是發生戰爭這樣的特殊情況,太僕寺會以撥款買馬的理由從常盈庫裡拿銀子出來。
不過看到張居正如此猶豫,魏廣德也不得不多想想。
永樂、宣德、正統間諸帝率遵用之並不斷髮展完善,弘治朝時修《會典》,獻俘禮制始載入典冊。
而這次要挖鑿的迦運河,則是以前完全沒有基礎的,要重新開出一條新河道來,還是數百里長的河道。
“如果是這樣,我反對此事。”
迦運河的建造和之前朱棣修復運河不同,那是原來就有底子,只不過是進行大規模疏浚就可以。
沒有錢,仗沒法打。
“從遼東總兵官到五軍都督府,難道怠慢了他不成?”
“王杲名義上是朝廷欽封的建州右衛都督,但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把自己當做朝廷的官兒,而是女真的所謂‘汗’,不止王杲,其實王臺也是。”
對於太僕寺此時有多少銀子,六部衙門,甚至兵部尚書譚綸都知之不多,只知道大概數目。
不過內閣和宮裡,對於太僕寺的存銀還是一清二楚的。
在他印象裡,遼東將門可是聽調不聽宣。
也就是自魏廣德入朝以後,護佑能戰軍將,軍事方重振。
大明的將官,都希望在外帶兵,就連六十多歲的馬芳都不願意回京城,還想留在邊鎮就可見一斑。
透過這次勘察,朱衡已經確定迦運河是完全可以建成的,而且對於解決漕運,作用也非常顯著,可以有效繞過難走的徐州段。
這樣的盛典,可是不多見。”
過一過二不過三,有了張居正這樣的表示,魏廣德也不得不認真考慮一下。
所以這次,魏廣德說用兵部的錢搞定東番島,張居正就完全沒有理由反對了。
“善貸,我還是覺得,抓王杲辦獻俘大典,有些過了。”
用數年時間,緩緩改變徐州的經濟結構,也可以保持這座中原大城的穩定。
當初永樂大帝英明神武,不也在安南折戟沉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