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那地方一定叫佔下來,獲得所謂替朝廷開疆拓土的的功勞,而是得考慮佔據此地對大明是否有好處,我明軍能不能夠佔的住。
若是佔下來,反而讓遼東局勢變得複雜起來,或者遼東都司負擔太重,難於長久駐留的話,還不如直接將這些寨子分散交給其他效忠我大明的部族,壯大一點他們的實力。”
魏廣德思索了譚綸他們說起的遼東情況,也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雖然很想把明軍直接排到奴兒干城去,可魏廣德也知道此事不能急躁,還是得一步步來。
若是不能讓女真諸部徹底臣服,那派去的孤軍,很容易會遭受巨大損失。
屆時,又將是朝堂上的一件大事兒,鬧出一場風波來。
做事就可能出錯,不做就一定不會有錯。
倒不是魏廣德懶散了,不想繼續向北擴張,而是他知道明軍向北的戰略得穩步推進,一步步來。
當年為了一個奴兒干城,可以說永樂皇帝幾乎是不惜朝廷耗費才佔下來的。
一條黑龍江下游河畔,就進駐了數萬大軍,而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這條河道的暢通,為奴兒干城輸送物資。
當然,軍隊駐紮在河邊,也直接控制了流域附近的地區。
但是,這樣的耗費,可不是大明能長期支撐下來的。
所以到最後,明軍不得不進行收縮,內遷了奴兒干都司的兵馬,只是透過對當地部族首領封貢的形式,名義上繼續掌控此地。
“兵部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那就是我大明的北部邊疆是奴兒干城,而絕對不是什麼寬甸六堡,或者說紅力寨。
遼東都司應該有兵船,能夠隨時運送一個千戶所進駐奴兒干城。”
聽到魏廣德這麼說,譚綸和兩個侍郎都是微微驚訝了一番,不過只是相互對視一眼,卻沒人說話。
“今年肯定是來不及了,不過遼東都司可以準備,我希望明春夏之季,遼東都司可以排除兩三個百戶所沿黑龍江下游巡視一下奴兒干城。
遼東兵船不足,兵部要從中協調,從山東或者其他地方調船。”
魏廣德說完,就看著譚綸,等待他的答覆。
“魏閣老,此番北巡,是否是要準備重新在奴兒干城駐軍?”
譚綸直接開口問道。
“朝廷多年不曾瞭解北邊的情況,這次主要是瞭解奴兒干都司現在的局勢,這支船隊也只是過去看看,是否有其他勢力滲透那裡。
記得好像奴兒干城對海還有個大島,島上還有居民。”
魏廣德回答道。
“閣老說的是苦夷吧,島上生活著數千苦夷人。”
有侍郎插話道。
“苦夷.庫頁”
魏廣德嘴裡低聲唸叨一句,後世的庫頁島現在應該就是苦夷島了,只不過後來可能認為名字不好,才改了通音字。
“如果可能,讓他們也上苦夷島看看,給那裡的人送點東西,宣揚我大明威儀。
這麼多年了,那裡的人怕是都忘記他們還是我大明的臣子了。”
魏廣德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