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球人的眼光來看,崑崙站無疑是個結構簡陋的沙漠窩棚,整座崑崙站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是主站,也就是科考隊員居住和執行任務的場所,主站的核心是一座低矮的圓形烏龜殼,鋁合金的桁架結構,外殼是高強度的工程塑膠,深深地紮根在火星表面的土壤中,直徑大概十五米左右,從外觀上看就像是拍扁的白色蒙古包。
核心艙是唐躍的主要活動場所,它是崑崙站的大廳,廚房,倉庫,健身房,會議室,實驗室,主控室——它擁有崑崙站的絕大多數功能。
核心艙外以輻射狀對接著七個小艙室,其中六個是成員艙,剩下一個是氣閘室。
成員艙的面積小到可憐,而且還不是硬性結構,用隊長老王的話來說,那就是放個屁都擔心把牆壁崩穿了……這六個艙室都是充氣的,採用模組化設計,可以更換,當初運過來時它們都是壓扁了裝在箱子裡的。
崑崙站的第二部分是車庫,車庫比主站的結構還簡單……它就是一個集裝箱,火星車平時就停在集裝箱裡。
唐躍首先檢查了電池的充電狀況。
蓄電池已經充滿了電,這些電力主要在夜間為生命保障系統提供能源,太陽落山以後太陽能電池板就沒用了,所以唐躍必須把它們收起來。
“你要去收電池板麼?”老貓問。
唐躍把掛在牆上的艙外服取下來,“是啊,馬上天黑了,得把電池板收起來。”
“注意安全。”老貓點點頭。
唐躍拉開艙外服背後的拉鍊,然後彎腰鑽了進去,艙外宇航服是一件很沉很沉的玩意,有六十公斤重,但好在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說六十公斤重的東西穿在身上,只相當於地球上的二十四公斤。
老貓過來幫唐躍拉好拉鍊,然後把龐大的生命維持系統扣了上去。
生命維持系統是個形如拉桿箱的玩意,這個箱子裡整合了所有能讓唐躍活命的功能,只要離開了崑崙站,唐躍去哪兒都得揹著這個烏龜殼。
面罩內側的綠色指示燈亮了,這代表生命保障系統已接通,宇航服狀態正常。
“明光鎧狀態正常,氣密性完好。”唐躍透過耳機與老貓通話,豎起大拇指。
老貓拍了拍唐躍的面罩,也豎起爪子上的大拇指。
明光鎧是科考隊們對艙外活動服的戲稱,因為這套衣服著實是太笨重太龐大的玩意,它是半硬式的結構,艙外服的整個上半身都是一個硬邦邦的殼子,頭盔和肩膀是固定在一起的,四肢關節都由合金的軸承和鋼圈連線,所以穿起來像是古代的鎧甲。
穿著明光鎧出艙,有種出門大戰火星人的感覺。
唐躍是不喜歡這套衣服的,穿著明光鎧他連腰都彎不下來。
“Good Luck!”老貓的聲音從耳機中傳出來,唐躍抬起頭,看到老貓站在大廳裡揮了揮手。
唐躍點了點頭,轉身費力地開啟氣閘室的艙門。
一旦套上艙外服,唐躍就像是與世隔絕了,一方面是因為頭盔的隔音效果太好了,唐躍把頭鑽進面罩裡,周圍的噪音立即就遠去了。另一方面是因為艙外服實在是太厚了,唐躍覺得自己不是穿上了一套衣服,而是鑽進了一間房子。
氣閘室是一座橫放的圓柱形艙室,一頭與核心艙連線,另一頭就是崑崙站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