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庸錚的思緒很不合時宜地飄飛著,藉著燈火,人影更加模糊。
那處鎮子地處偏僻,風景優美,鎮上的人口不過百來戶,鎮子房屋聚攏,若是聲音大點,頭尾幾乎可以呼應,若不是當地人自己叫個鎮子,恐怕就是個及其普通的村子。鎮子內外易貨交易往來也不過十數日一次,鎮上的人們算不得民風彪悍,也足夠淳樸。當初齊老神棍將他帶往鎮子,不過半日的功夫就決定住了下來。用老神棍的話來說,實在是盛情難卻呀。而居無定所的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安穩的溫暖。
老神棍送的寶甲和寶劍,一起上山遊玩的玩伴,遇到雙手持戟殺猛虎的大叔,所謂的正道人士,山谷練劍的艱辛,鎮子裡的一切,這些東西,我又怎麼會忘,又如何敢捨棄······
真要說到齊老頭,不得不說他的神奇來歷。齊老頭不是本地人,據說是在某座道觀修行的得道高人,因為修行上的道心蒙塵,不得不入世,希望懸壺濟世,兼濟天下。
老頭剛去青徽鎮那會,扮相驚人,身穿青色道袍,頭頂沖天黃冠,一手算命布藩,給人一看就是一個嗝屁西歸就會羽化登仙的高人裝束。他忽悠當地人說青徽鎮是好地方,風水好,祖上積下大德,所以他特意來到此地修行。
如此一說,村民們自然很是高興和欣慰,紛紛附和,果然我們這是個風水寶地云云。連帶著村民與附近幾個鎮子往來時,也不忘說道,我們鎮上來了個老道士,說我們鎮是風水寶地。於是乎青徽鎮的百姓姿態無形中都要高人一等,讓旁邊幾個鎮好生羨慕和嫉妒眼紅。一時間,好多附近的女子都想嫁入這邊的人家,青徽鎮也就成了個熱饃饃。
這麼一來,老頭剛去之時,就積攢下了好些人氣,村民們表示熱烈歡迎,更有村民主動幫老道搭建道廬,希望老道士能在此安心修行。
可是老神棍貪心不足或者說本事不濟。
在那段時日裡,憑藉一身驚人扮相和一口的天機難測,禍福難依,樂天知命的巧舌如簧贏得了大票的婦女老人的信賴和敬重。逢人短命遇貨添錢的諂媚把戲玩的順溜得很。
可惜,狐狸尾巴不能藏一世,該露餡的還是得露。
當時鎮上一德高望重的老人突然暴斃身亡,駕鶴西去。事發突然,本想著福祚延長的老人家裡措手不及,只能謀劃給老人找個風水寶穴,一來想著老人一世操勞,下輩子也投在個富貴人家,二來想著子孫後代綿延。在一番打聽之下,老人家裡找到了當時的齊道長,號稱無所不知的齊道長故作神秘,撫了撫鬍鬚,掐著五指一算,沉吟道:“若尋真龍穴,九九豈可缺?”那家人按照這說法,在齊老道的指點下,在青徽山上給老人找了一處所謂的“龍穴”,後來還重金答謝齊老道。
那家人本想著福祚延長,誰知,天災人禍難自料。在老人下葬不久,老人原本身強體健相貌堂堂的長孫竟染上一種怪病,體格漸削,骨瘦如柴,相貌大毀,一時間重病纏身。那老人二子在外莫名其妙被人打斷手腳,致使落下殘疾。諸事不順,老人的家裡前思後想,想來只有“龍穴”問題,於是又來找齊道士,齊道士胡編亂謅,信誓旦旦說是去財消災,積病攢命,什麼苦盡甘來,日後必有福事發生。此番話語看似無理,竟也說服了那家人。到後來,那家人突逢變故,舉家罹難,唯留一個重病纏身的長孫,最後銷聲匿跡,舉家沒落無人知。
所謂的君子之澤,三世而竭,不可不使人嘆息。在那家銷聲匿跡後,鎮上陸續有人揭露所謂德高望重的老人的惡行,牆倒眾人推,從逼良為娼,強買強賣,到挖人祖墳,欺男霸女,無一不足,到最後其行簡直罄竹難書,令人髮指。
這時候人們才不為那家人感到嘆息和可憐,更為老道士的選龍穴本事驚豔。
於是有人問齊道士,道長,你有沒有算到當日龍穴有今天的後果?
齊道長撫須一笑,點頭道運命唯所遇,天命不可違啊。
這儀態可謂是仙風道骨,高人風範之極。只可惜,此時,鎮上人們對此帶著九分懷疑,僅有一分莫名敬畏。
若是到此,齊道士就此打住,見好就收,也不至於後來的落魄。
天命實在難違,怎奈後續,老神棍算不到還有諸事違背,致使其難以自圓其說。
他說人家書生功名應有份,尤須自厚培,人家偏偏落榜,算人家公子姻緣好景佳人共白頭的,人家偏偏娶了醜婆娘,白白遭人取笑,最後勞燕分飛。
最後,鎮上的人倒是對齊老頭的找穴和胡謅能力認可之極,也不對老人懷有多大敬重。只是逢個紅白喜事,還是給老頭招呼一聲。
不算從神壇走下來的齊道士開始自暴自棄了,漸漸不修邊幅,過上了好吃懶做,胡編亂謅的散漫生活。真可謂是個荒誕的喜劇。
幸好當初齊道士帶了個小尾巴來青徽鎮,那孩子本就長得唇紅齒白,讓大人們看了好生喜歡。可是令人不喜的是這孩子整天沉默寡言,不知在想些什麼事。
後來,老道士被拆穿之後,人們都在開玩笑道一個老騙子加個小啞巴也是絕配。那孩子不言語反駁也不生氣,手腳變得愈發勤快,鎮上小事也都樂意叫上他幫忙。
在齊老頭開始了混吃混喝,胡編亂謅的生活之後,就由著孩童一人養活。
鎮上的村民知道後,無不對老神棍鄙視之極之餘還有一絲幸災樂禍,對孩童則報以讚賞和喜愛滴。到後來齊老頭得起了怪病,也就不在鎮上擺攤,只是偶爾還在道廬內算些黃道吉日,去錢消災的事。
好在民風淳樸,不欺孤寡,於是不知是爺孫還是伯侄的兩人靠著孩童的勞作也就勉強在淳樸的青徽鎮上安定下來。
轉眼數年過去了,孩子已長大成了不少,時間不留痕跡的將仙風道骨的老騙子變成了一個更加猥瑣的怪癖老人。
還記得那日裡,老神棍的歌聲嘶啞。
大風起兮大風落,咿呀咿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