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過去,第三天要加入使團的成員,明顯比前兩天少了很多。
第一天上午雖然被猴子撒潑了一場,鬧得不歡而散。下午卻有許多成員加入使團,特別是皇室挑選的“高手”,這些人死了一批,又有第二批頂上,雖然名義上是“護衛”,實際都是凡夫俗子,不堪大用!
第二天加入使團的,主要是靈山暗中招攬的修士、妖魔,也有皇帝的“客卿”,但為數不多,看來都是安排好流程的。至於這些客卿中,有幾個是“客”、幾個是“卿”,不好說!
到了第三天,三百使團的名額,已經被佔去了兩百七十有餘。
頑抗不肯屈服佛威、又有“定數”的,算上根本上不得檯面妄圖投機取巧的兩三個小妖,也只剩不到十個!
到了下午,使團三百名額不足十位,除了凌歧和悟空,只剩九頭蟲和另一看不出本體的地仙強者還在強項。
就在連九頭蟲也頂不住壓力,準備放棄這種無意義的對抗,選擇妥協,讓佛門給自己種下禁制時——
菩薩背後的孟奇沉靜的表情忽然一變,許多強者也同時生出感應,一同看向正門殿外,只見一卷金色佛經遠遠飄來,飛落殿中!
猴子見此大驚失色,當時就舉起了金箍棒!
九頭蟲和另一地仙強者也紛紛亮出自己的招牌武器,唯有凌歧無動於衷,這份從容,讓分心關注眾人的孟奇,看的不禁一愣!
在一個演變至不可描述的奇妙世界,就算大體還和歷史相符,出現一些奇怪的人、事也不足為奇。
但是,無論歷史怎樣改變,猴子身邊,能和它並駕齊驅的,總是最耀眼的一小群人!
無論猴子的性格如何改變,有一點卻不會變得,那就是它的桀驁、潑天大膽!
如若不然,那它就不是那隻敢大鬧天宮的潑猴!
連潑猴都被嚇得大驚失色,還有人膽子比猴子更大?是真的勇士,還是胸有成竹?
猴子正要朝著佛經打去,卻被凌歧一把攔下。
坐席僅比皇帝稍矮一頭的菩薩,素手一伸,將經卷攬入懷中。
片刻後,菩薩展顏一笑,朝著滿臉戒備的猴子笑道:
“你這潑猴,真個頑皮,也是有運氣...”
菩薩搖頭說了這樣一句莫名其妙的話,當時就舉霞飛昇,有無限妙法顯現,弄得力可扛鼎的皇帝,看了都羨慕不已。
種種佛音妙語之中,又有八部天龍接駕,有妙音天女起舞,有五方揭諦誦經,諸多奇觀不一而足,全然有別之前的凡俗觀。
端坐蓮臺飛往西天漸行漸遠的觀世音菩薩,當即分說了西行大計,說的是天花亂墜,虛空中朵朵金蓮湧生!
普通人聽得如痴如醉,仙人卻輕易控制住了心神,捕捉到了其中關鍵。菩薩畢竟不是真個傳道授業解惑,講那長生妙法,只是用**力說一些尋常的話,否則仙人也要聽得忘我。
出人預料的是,菩薩並未讓靈山之人在使團中專美,控制一切要職。
分佈職務之時,除了唐長生理所當然的被封為西行使團的主使,孫猴子也被冊封為副使,和須彌山小雷音寺門下的黃眉老僧同為兩大副使之一。
就連凌歧,都被冊封為四大金衣使者中的東方執事,西行之後,若是有功,就可選擇留在靈山取得菩薩果,或者任職淨壇使者、大阿羅漢,或者獲得同層次的獎勵、封賞,包括一卷天書,一件靈寶。
這是明擺著的誘惑!
倒是九頭蟲和另一地仙,雖然也順利加入使團,卻並無任何特殊職務,地位與實力嚴重不符。
使團一共三百零一人,實有兩百九十八人,主使一人,副使兩人,取經功成,都可獲得佛果,或者等同佛果的賞賜。
四大金衣使者,分東南西北,無主副使的特權,但也有一些優待,功成後獎勵不少,除了凌歧,另外三個都是人仙。
孟奇被菩薩留下,也是其中之一,號稱南方執事,是珞珈山一脈在使團中的代表。
西方教和佛教、以及其名下珞珈山,在一些世界並不是一回事,上古之後有分裂,佛法也有小乘大乘之別,但當前世界並未分家,因此實力聲威鼎盛,孟奇也算抱了好粗一條大腿。
金衣使者之下,又有八大銀衣執役,但基本就是湊數,只點了六個凡人,兩個人仙。
他們在功成後,都可獲得羅漢果位。這賞格,對仙人已經沒什麼吸引力。
剩下使者之流,雖然不乏高手,然而在名義上,都是嘍囉。
至於名義有何用?無非是一張虎皮!
真的猛獸,披上了虎皮就是老虎,在山中稱王稱霸。
豺狼披了虎皮,就算仍然打不過野豬黑熊,但好歹也能裝裝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