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晟舉符拜倒,三辰旗、四方旗諸旗幟嘩啦一下立起,迎風招展;數千步騎則整齊劃一的按刀挺槍,振臂歡呼,吶喊聲如潮水般蔓延出去,直入長安城。
聞眾軍三呼萬勝,李誦從容地邁步走到陣列的最前端,微揚起尖削下頜,睥睨著前方數千將士,朗聲道:“吐蕃雲南負恩,背盟棄約,犯我疆土,爾輩不辭辛苦,披星戴月,趕赴南疆,以三萬之羸兵,抗聯軍之勍敵,奮智勇,克兇渠,雜種畏威,遐方慕義,功蓋一時。
國朝豈能忘耶?”
李誦沒有廢話,首先就點題,表明不會忘記將士們的功勳,而後更是直接拿出門下擬的詔書
宣讀了起來。
因為山南、西川、東川的賞賜皆是由本鎮發,所以聖意很快便讀完了,而李誦緊接著又道:“著各部副將、十將、兵馬使率部暫駐城西神策舊營,靜等賞賜,勿生事端。”
“末將等叩謝聖恩,為聖天子效命雖百死猶不悔也。”
李晟代三軍將士上前接旨,然後依令讓各部兵馬使、十將領士卒入駐神策軍營。
至於長安城,那當然是不能讓軍士們隨便進的,哪有外軍進京師的道理,長安城歷來也只有南衙十六衛、北衙六軍、殿前射生能隨意進出好吧。
士卒們在各部將官的帶領下直去城西,李誦則又自禮部官員手中接過一道聖旨,這裡面有對一眾大將、功勳卓著者的賞賜,包括李晟、曲環、韓旻、郭映等十來號人。
眾人旋即就被禮部的官員喚到了一起,按照品秩和爵位列成了求解,承旨聽封。
“門下,天下之本,敕:
大將在外,勤勞有功,或未進秩,必當加賦,更書侯社,益茂朝章。
右神策軍都將、開府儀同三司、左金吾衛大將軍、合川郡王李晟,以牧人御眾之才,膺河間郡王之任。
現事詰禁,以屏西郊。撫和其人,一乃心力。智謀奮發,忠義凜然。武能用典,師在制命。紀逖伐叛,服柔示懷。懲密人之不恭,執戎子以數罪。務於禮德,以濟威刑,關右寧謐,賴其鎮定。社稷之衛,予嘉乃勳,厚其田租,式寵戎閫,可加實封二百戶。
其妻杜氏………………。
左金吾衛大將軍曲環…………
遊弈使、定遠將軍兼諫議大夫、上騎都尉、隴西縣開國子郭映,文武成器,公忠立節。縱橫有謀,沈毅多勇。守能重固,戰必先登。宏變通以制用,崇取勝之嘉績。
功勳卓著,理當加官。
特擢其為太常少卿,忠武將軍,上輕車都尉,開國伯,另,封其為河北道黜陟副使。
……”
嗯?
郭映一愣!
黜陟使一職他可是太熟悉了,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狄仁傑就被武則天任命為了黜陟使,說白了就是欽差大臣。
可是河北不是成德李寶臣和魏博田悅的地盤麼?
郭映心說,李適你讓我去河北,怕不是成心想讓我死是吧?
他記得歷史上顏真卿就是因為被派去勸降叛軍而被殘忍殺害的。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