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伏羲煉化河圖洛書之時,人族中又是誕生了一位大賢,名為姜姓部落,姜氏部落有一名女子叫任姒,任姒一日遊華山,看見一條神龍,身體馬上有反應,回來就生下了一個小孩,起名叫烈山氏。
當烈山氏出生那天,霞光瑞彩千萬條,更有神龍來賀,天地異象紛紛,讓人歎為觀止。
幾年過去,烈山氏慢慢長大,他少而聰穎,三天能說話,五天能走路。此時的人族在伏羲明八卦後,人族因為能夠避免了大自然的災害,又有許多人拜在前來傳道的修士門下,學得神通或從八卦中領悟神通,所以能夠有組織的清除周圍一些妖獸,沒了大自然的威脅,死亡率大大減少,而且因為有捕魚技術食物增加,所以在沒危險還食物充足的情況下,大肆生育,可是隨著人口的增加和周圍的獵物逐漸減少,人族又出現饑荒,伏羲忙於煉化河圖洛書,無瑕管這件事情,因為煉化到了緊要關頭,不能放棄,否則後患很大。
這也是一個考驗!
當烈山氏十二歲時看到了部落中人受到饑荒和疾病的困饒後,決心改變這種狀況,可是想來想去沒什麼辦法,便回家與母親任姒商議,任姒拿出一炷香對烈山說:“你出生之時便有仙長來訪,送了這炷香,說有困難,可點燃。”
烈山進入密室之中,沐浴焚香,點燃了信香,片刻,眼前氤氳縹緲,有一仙風道骨的道人,正是元始門下十二金仙之一清虛道德天尊。
見了清虛,烈山連忙伏身大拜,口呼:“上仙!”
“你點燃此香,貧道也已知道原委,可是為人族每日所獵之物不足以果腹,族中餓死無數,而尋解救族人的辦法。”
聽到清虛這麼一說,烈山也是驚奇,更是暗忖,仙人神通廣大,當真是無所不知,連忙點頭,恭謹萬分:“上仙慈悲!”
見烈山如何,清虛也不囉嗦,直言問道:“並非捕魚打獵來的動物才能果腹,你看那山中飛鳥也未曾捕魚打獵。”
烈山一想道:“難道上仙的意思是草籽可以為食?”
“並非所有草籽皆可為食,有五穀乃是解決人族溫飽的最好食物。”說完留給烈山一五彩九穗谷,便飄然而去。
烈山將五彩九穗谷,種下結成穀物,現的確可以使用,之後烈山便領導自己的部族燒山為田,將穀子種在地裡,每年等著收割穀子,慢慢的部落以穀物為主食而畜牧之術則成為輔助之物,周圍的小部落聞聽烈山部落的人不用冒險狩獵,不用四處去採摘果實,只要辛苦一點努力耕作農田就可以吃飽肚子,一時不少無法養活族人的小部落整個的來到烈山部落,加入烈山部落中。
烈山氏教授族人耕種之事終於傳到了伏羲的耳中,伏羲此時也煉化了河圖洛書,聞此事,直呼天意,認為是天意使然,自己無瑕,烈山解決危機,正是下任人皇的人選啊,當下叫烈山去了陳都,伏羲考教了烈山很多人族生計的問題,烈山氏對答如流,伏羲十分高興,便將烈山氏留在陳地作為自己的助手處理一些事物,慢慢的伏羲將所有的事都交給烈山氏來處理。
有了烈山,伏羲再無後顧之憂,當即傳位,去了火雲洞潛修不提,他也要煉製一尊分身,做那勾陳大帝,伏羲雖不喜權謀,但是勾陳大帝畢竟統率天下妖族,現在妖族情況不妙,他做上了勾陳大帝,也可以幫助一二,這正合他之心。
天皇歸位,人族氣運陡然大增,諸聖各自歡喜,只有西方二聖,在歡喜之餘,也是鬱悶,這次天皇功德,他們邊角也沒有佔到,而三清與清虛卻是各自佔到了一點,尤其是女媧與太上,得到的好處最大。
形勢比人強,西方二聖也只能低頭了,不過對於地皇,他們卻是有了想法。
極樂世界中,接引道人喚來了自己的得意弟子藥師,囑咐一番,讓他去了人族,徑直尋烈山而去。
幾乎在藥師離開了極樂世界的那一刻,三清同時感應到了,皆是冷笑,也分派下去了各自的門下,闡教廣成子,太乙真人,人教玄都,截教趙公明與無當聖母等人。
三皇已出其二,天機已漸漸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