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食堂無限好!
。。
看著那些標語的時候,楊銘感覺還真的開始融入了這個社會一樣。
阿珠,鐘楚虹,林秀芝,楊繼榮,李玉芳,甚至,陳震華這些生活在香江的保鏢,哪裡有見過這些東西。
可能以前在報紙上不經意間看到過一些佐派的報刊有報道過。
不過,香江的佐派報刊受眾不多,平常人也很難看到過。
“父親,這是以前吃大鍋飯的地方。”
大鍋飯?
不但楊銘難以理解,楊繼榮夫婦也是很難理解。
因為楊繼榮夫婦離開老家前,確實還沒有這些東西。
沈先生,張秘書等人看到那些顯眼的標語,以前他們還沒有覺得什麼,現在倒是覺得真的不合適。
他們在安排楊先生經過這裡吃飯的地方,主要發現招待所太小不合適,想來想去也只有這個地方。
哪裡想到,忘記把這些標語給弄掉了。
這些標語並不是橫幅,而是用白石灰刷牆上的,除非用東西把上面的字全部塗抹掉,才可能消失。
“楊先生,我到時就讓人把這些東西全部塗抹掉。”沈先生過來說道。
以沈先生的身份,他還真的能夠做到,而且就是一句話。
楊銘則是說道:“沈先生,這是歷史的見證和記憶,沒有必要抹掉。這裡未來作為開發飯館,甚至,作為博物館,景點開發都沒問題,如果你讓人抹掉了,那麼它的歷史存在價值就沒有了。”
“楊先生,還有這樣的說法?”
“以後那些海外華人華僑,甚至,那些外國的投資商人來這邊考察,完全可以帶他們來看看,說不定他們覺得有意思會投錢了。”
“楊先生,我明白了,這裡不但要保留下來,還要保護好。”
“確實是那樣。”
楊銘覺得後來挺搞笑的,像這些本來還是很有歷史價值的,後來都被人為故意或者人為毀壞了。
等到三四十年後,又開始出現復興,導致一大批假的仿冒的出現,實際上,那些都是後來仿造的,有什麼意義?
現在這裡,原汁原味,如果沒有拆遷,沒有改造,沒有變成高樓大廈,這裡完全可以保留下來,作為以後旅遊開發的一部分。
不得不說,沈先生和張秘書等人覺得楊先生是真的有商業頭腦,給他們一點就通了。
當飯堂這裡的廚師和工作人員開始上菜。
有豬肉,有雞肉,魚肉,有其他肉類,還有蔬菜等等,看起來還是比較豐富的。
楊銘開始和楊繼榮夫婦等人坐下來吃的時候。
阿珠,鐘楚虹,林秀芝的神色,並不是很好,特別是看到那些大件大件的肥豬肉堆在那個大碗裡面,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來的時候,經過那鐵路軌道,看到那些被拋在兩邊的鼓鼓的發脹的死豬,還有那股揮之不去的臭味。
三女沒有什麼胃口,再加上,阿珠和鐘楚虹又暈車,現在更沒有胃口。
她們剛才真的嘔吐了,肚子裡面空空的,特別難受,還是先吃點東西,那些肉,菜,她們不想吃,她們只想吃點稀粥,簡單填飽一下肚子。
張秘書,沈先生他們這些人不一樣,他們看到這些豐盛飯菜,得到楊先生同意後,開始坐在那大吃起來。
其實,國內絕大多數人是連溫飽都沒有解決,連米飯都吃不飽,像這種大魚大肉的菜,即使是沈先生和張秘書這種身份的人,平常也難得經常吃到。
那些流著肥肉散發出香味的豬肉,還有那些雞肉,他們直接夾過去一口吃下去,那種滿足的感覺,楊銘,阿珠,鐘楚虹,甚至,楊繼榮夫婦都很難理解和體會到。
陳伯,宋紹光第一次在國內吃飯,倆人吃得很斯文,也不像陳震華那些保鏢那樣大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