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那條鐵路軌道後,開始往一條山岔路進去。
一路上,依然除了顛簸不平山路,也就是看到一些破舊的瓦房,除此之外,偶爾看到幾個附近的村民在遠處好奇地看過來。
他們可能很好奇,怎麼突然多了那麼多的汽車經過這裡?
1978年,鵬城面積只有2.9平方公里,人口2.3萬人,城區道路不足3公里,周圍都是農田以及遠處高矮不平的山。
這加上,這些年,因為偷渡潮的關係,人口更是凋敝。
如今,在鵬城的村裡,能夠看到依稀幾個人影,汽車繼續北上。
1979年1月1日下午1:35。
車隊來到惠城地區第一個地方。
淡水鎮。
淡水鎮,以前還是惠陽的駐地,這裡規模要比一般的城鎮大。
在1977年之前,是淡水公社,現在已經改成了淡水鎮。
楊銘等人的車隊在來到這裡,沈先生和張秘書等人直接安排到淡水原來公社飯堂對楊先生一行進行招待。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從早上到現在,包括沈先生等人早就餓扁了。
楊銘等人從車上下來。
看到這個公社飯堂留下來的痕跡,對於楊銘,楊繼榮,李玉芳等人都覺得很陌生。
楊繼榮那個時代前往香江的時候,還沒有這些東西存在。
這個地方,無論是前世,還是現在,楊銘都是第一次來。
“楊先生,我們這裡已經做好飯菜準備,雖然普通的飯菜,不過,也可以填飽肚子的。”張秘書過來說道。
這次他代表粵省和錫老,其實已經是盡心盡力,提前過來安排了。
想到楊先生一家人的身份,他們在香江吃得都是山珍海味,特別是那次去楊家餐廳吃得飯菜,他至今記憶深刻,也不知道楊先生一家是否適合這裡的口味。
“張秘書,伱不用太客氣,對於我們來說,這次不是來渡假和享受的,我們回來之前已經有心理準備。”
聽到楊銘那樣說,張秘書鬆開一口氣。
他壓力也是很大。
壓力來自老先生和錫老。
最關鍵面對楊先生這樣的香江富豪,最怕對方挑剔,讓自己不知道如何做好。
楊銘和楊繼榮夫婦,阿珠,鐘楚虹,陳伯,宋紹光,還有陳震華等人進入到這個公社飯堂的時候,他們已經聞到了飯的香味和菜的香味。
他們是吃早餐來的,在車上的時候,也有帶著零食一類的食物,並沒有什麼人吃,到了這個點,大家都餓了。
楊銘來到其中一處座位坐下。
楊銘發現這個公社飯堂真的很大,怕是可以同時容納上千人一起吃飯,他感覺這和以前讀書的中學飯堂差不多。
除此之外,這些的飯桌和凳子,看起來是破舊了一些,很多還是木凳木桌為主,應該被人清洗擦洗了很多遍。
楊銘來之前,怕是早已被擦得一塵不染。
除此之外,在飯堂裡面,楊銘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標語。
吃飯不花錢,努力搞生產!
食堂巧做千家飯,公社溫暖萬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