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用幾塊玉佩,是真正的把孩子們的心都收了。
那八個孩子從此之後都是實心踏地的留在蕭家,把安寧和蕭元當成親生父母來敬愛孝順。
安寧知道蕭元收養這些孩子以後是有大用處的。
她雖然生了五個親生的子女,可是,她和蕭元以後要做的事情,這五個孩子是完全不夠用的,便是培養別的人手,那也終比不過自己收養的孩子來的更讓人放心。
安寧清楚,這些孩子將來都是要交託後背的存在,那她現在就得好好的收攏孩子們的心。
安寧要想讓誰死心踏地的跟隨她,那還真沒有什麼人能逃得過。
她早先當皇女的時候,便是沉浸官場多年的老狐狸都能叫她收了心,更何況這些受盡了苦難歧視的小孩子。
等著蕭元睡了一覺起來,都能感覺得到八個孩子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
他便知道,安寧定然趁著他睡覺的這會兒功夫,把孩子們歸攏了。
蕭元笑笑沒有多說什麼。
他吃了早飯,就去了前院。
前院那邊都有人等著了,好幾個漢子帶著自家的孩子等在院子裡。
蕭元過去,先考察了這些孩子。
有的孩子適合讀書,但是有的孩子不適合走這條路。
一共來的有七個孩子,其中有兩個挺聰明的,如果讀書的話或者能讀得出來,還有三個資質平庸,但是也能學著讀書識字,將來便是不考科舉,去給人當個帳房或者掌櫃的也是成的,剩下的兩個倒是有一把子力氣,是學武的好料子。
蕭元考較過後,就跟這些孩子的家人說了。
但凡是送孩子過來的,那都是家裡日子過的還算不錯的,他們就是想著讓孩子將來有別的出路,別跟祖輩一樣只是土裡刨食。
如今蕭元給他們尋到了路子,他們自然是想要試一試的。
如此,兩個孩子留下來學武,另外五個則是學文。
蕭元也沒有多收這幾家銀子,只一家一年二兩的束脩,算得上特別便宜的了。
蕭元不缺錢,他教導孩子們不過是一來培養人手,二來也是為了更能融入這個村子。
當天蕭元留了七個孩子,第二天,又有四家送了孩子過來,剩下的,就再沒有送過來的。
二兩銀子的束脩真是不多,可相對於大部分的農家來說還是很重的負擔呢,好些人家便是吃糠咽菜都吃不飽,有的人家一家子也不過兩三身衣服,都是大家輪換著穿的,像這樣的人家讀書習武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奢求。
一直到過年,安寧忙著教養孩子,蕭元忙著教徒弟。
蕭元除了給孩子們上課之外,還經常去縣城走動一番。
對於這些事情安寧也從來不過問。
這個冬天,安寧一直在給收養的八個孩子調理身體,補充營養。
這幾個孩子到了蕭家之後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整個人就不一樣了。
孩子們長了個子,也長胖了,面板也顯的白了很多,頭髮也漸漸的不再那麼枯黃。
最主要的是,他們走路的時候挺直了脊樑,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走路的時候都是挺胸抬頭,走起路來步子邁的很大,總是一副風風火火的樣子。
要知道,這些孩子來的時候都是低著頭,都不敢抬頭和人直視,安寧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給孩子們重新建立了自信心,這真的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現在,安寧有什麼事情都會交給孩子們去辦,孩子們也經常和村子裡的人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