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窯崗分公司的人去詢問守備,啥時候有時間見張知木的時候,守備還不猶豫的說:“啥時候都有時間。”
可是來人走後蔣金通又有點兒後悔了,自己這樣說是不是顯得沒有一點兒官威,讓人家張知木小瞧自己。又一想,人家都是見皇上談事的人,見總兵都不用約時間的人,我這一個小小的守備就別跟人家講啥官威了,就往王世昌好友上靠,有人家打的底兒自己就借點兒光得啦。
所以,蔣金通見到張知木等人之後格外的熱情,寒暄一番落座之後,蔣金通說:“王世昌守備臨走之時,已向交代本官,今後對待張東家,一定要像對待自己的兄弟一樣。我也是久聞張東家的英名啊,也非常想結交張東家這樣的大義士。”
張知木說:“上次臨別的時候,王世昌守備的也說,接任的守備都是自家兄弟,我們怎麼相處,以後就要和新來的守備怎麼相處。王世昌是我的兄長,我一直記得兄長的話呢。可是一直是忙的脫不開身,沒時間過來看望您,還請原諒!”
“哪裡話,我知道張東家為了朝廷的事兒也沒少出力,不僅僅是忙自己的生意。”王世昌說。
楊玉琳適時插話說:“守備大人,我們淨顧著說話了,我看我們一邊說,一邊把給夫人和孩子帶的禮物看一看吧。”
張知木說:“對對,我們帶來一點兒窯崗自己的產品給夫人和孩子們,大人替他們收著吧。”
當然,張知木帶來的不會僅僅是窯崗自己的產品,有不少是從南方採購的綾羅綢緞和海外的香料珠寶。總之張知木送禮是一下子就砸死。讓收禮的人一下子就會覺得欠自己的。
蔣金通以前在京城家裡是有些關係,不然也做不到這個守備,可是也沒收過這麼重的禮物,真的是眼睛有些發藍,手也有點兒哆嗦。楊玉琳和陸成祥也就藉故出去了。蔣金通知道該談正事兒了,就讓人把東西抬進後堂,然後對張知木說:“賢弟啊,今天的禮物有些太重了。”
張知木見到蔣金通把稱呼也變了,說:“兄長,我們不是外人,就不用說外話。你回到京城不送禮行嗎?就憑你的那點兒俸祿你送得起禮嗎?我是個商人,我就跟王世昌說過,我們就是掙銀子的,我們是兄弟就不用客氣了。您說是嗎?”
一席話說得蔣金通直點頭,蔣金通說:“哎呀,看來我和王世昌一樣都是很幸運啊。我們都遇到了張東家這樣的一位好兄弟。”
張知木說:“兄長,那都是小事情,我們還是把這次買馬的事兒辦好吧!”
張知木看到蔣金通的手一震,說明他太在意這件事兒了。
蔣金通問:“這次賢弟能買多少匹馬?”
看得出來,蔣金通非常的希望張知木儘快的說出來一個數,張知木問:“殺虎口現在能有多少匹馬?”
“現在正是馬上市的時候,馬欄子裡有上等馬六十欄;中等馬二百欄;下等馬一百欄,整欄的馬有一萬八千匹。”蔣金通看著張知木的臉色說。
張知木略一沉思,說:“那這次我們就先買一萬五千匹馬吧,上等馬六十欄;中等馬二百欄;下等馬四十欄。我們到張家口還要買一些馬。”
蔣金通聽了張知木的話心裡樂開了花,問:“為啥不在殺虎口買齊了?”
“我們還要買五千到一萬左右匹馬,可是你們這裡不夠用了。再說張家口守備也是王世昌的好友,他也囑咐我要關照一下。我們在張家口也有分公司,不去關照也不好。你們殺虎口也不能一下子賣空了,今年的才開始。”張知木的話讓蔣金通心裡這個鬱悶啊,眼看著更多的銀子就沒掙到,要不是自己嫌馬一下子進多了,這裡還應該有更多的馬。
蔣金通說:“其實這馬才開始上市,後面的馬多著呢。”
張知木能理解蔣金通的意思,可是他沒理這個茬,說:“按照規矩,每匹馬有您二兩銀子的好處,這樣就是三萬兩銀子。您看是給您換成金子還是就用銀子。”
“啊!最好是換成金子。不過你們要是在北京建分號就好了,那樣的話,一張匯票就行了。”蔣金通說。
張知木苦笑著說:“我要是在北京建分號,還不夠打點那裡的大人們。”
蔣金通也點頭說:“說的也是。”
張知木說:“這樣,大人就把馬引開出來,我讓他們把手續費和金子直接送過來,過幾日我們帶著銀子,大人辛苦一趟一起到馬場給我們助個陣,我們一手交銀子一手驗馬,還是老規矩我們還是用你們的馬欄子。如何?”
蔣金通知道馬上就要有金子到手,其他的事兒馬上就都答應了。
蔣金透過去辦馬引,張知木通知陸成祥告訴李菁回去把金子取來。
李菁拉著六十錠五十兩的金錠來到守備衙門的時候,蔣金通已經把馬引辦好。張知木讓人把各裝了十錠金子的六個箱子搬進蔣金通後堂,又把馬引手續費的銀子交給蔣金通,蔣金通就把馬引交給了張知木,同時還給張知木幾張鹽引。
張知木說:“過幾日我們的人員到齊了之後,我通知大人,一起到馬場。”
蔣金通忙說:“好好,你啥時候有時間通知我就行。”
送走了張知木他們,蔣金通在後堂看著那幾個金箱,心裡“通通”的直跳,心說有這些金子,回到北京我也能買個官兒做,就是不買官兒,啥也不幹了,也很夠用了。再說了我一下子買了一萬五千多匹馬,得的銀子正是朝廷需要的,還不給我記上功勞啊,這對回京後也有好處的。沒準皇上一高興直接就給我升一級。可是我現在可是不願意升官兒,還在這裡多撈點銀子吧。
蔣金通躺在躺椅上,體會著發了財的快感。
辦了馬引,張知木也想盡快的把馬匹接管過來,可是等了幾日閻伯駒卻是遲遲未到。
閻伯駒沒到,可是最想見張知木的那位,托里王子到了。
托里王子給張知木帶來另一份驚喜。
材料力學、理論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南宋記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