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進宮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送蓯蓉回將軍府,給她安排住處,還陪她吃了一碗湯圓。花了不少時間。
對於神農皇帝的召喚,他似乎一點都不著急。
這是大大的不敬。
剛好,他也從來沒有尊敬過這位素未謀面的大周開國皇帝。
不上朝的皇帝,很難讓人尊敬。
迦樓入侵,他不在。
天下大旱,百信食不果腹,他不在。
政權變更,權臣謀反被鎮壓,他還是不在。
這一年,南宮只有十六歲。他聽說,迦樓的皇帝也是在這一年繼位。
迦樓的威懿皇帝有著很不錯的名聲。都說他愛民如子,勤政愛國。
和這位不理朝政的神農大帝完全不同呢。
南宮苦笑著搖頭,他回大周的時日不長,屈指一算,也不過三年。
這三年,國內發生過很多事,譬如權臣劉三石謀反,卻被那幾位一向合不來的開國元勳一同鎮壓,其功效之顯著,處事之神速,責罰之殘酷,直接將那舊貴族趁著君王不理朝政而蠢蠢欲動的謀反之心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一點,倒是令南宮十分意外。
這一班老將的衷心,是多麼難得的瑰寶。
所以,神農皇帝才敢放下江山,放心的交給他們打理吧。
可是今天他回來了,卻不知為何,南宮心裡隱隱有一種感覺。
大周要亂了。
大周皇宮是前朝修建,神農稱帝恰逢大旱,其本人也不喜浮華,便不改分毫,原樣儲存。
南宮從馬車上下來,舉步進宮,四周雕樑畫壁,白玉參差,宮闕樓宇縱橫交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可是再美的景,見多了也會平凡。
面對這些,南宮視而不見,直接來到炎華殿,這是文武百官上朝議事的地方。
此刻,群臣噤若寒蟬,神農大帝坐在寬大的皇位上,閉著眼睛,彷彿睡著了。
南宮從正門進入,雖然步履輕盈,但是這裡實在太安靜了,還是發出了聲響。
百官面朝著皇帝,無人敢回望來者,只是不乏幸災樂禍之人,暗暗詛咒這遲來的倒黴鬼。
無人理會,卻恰恰從了南宮的心意,他低調的側身融入群臣之中,就像杯酒入海,枯葉藏林,消失不見。
眾人都低著頭,皇帝也閉著眼,南宮偷偷望去,打量這位神秘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