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一邊翻看,一邊思索。
三花娘娘便坐在旁邊,手拿兩根小竹籤,上邊沾著紅褐色的黏糊糊的糖,她一手拿一根竹籤,迅速攪動著玩,使糖在竹籤上邊來回纏繞,時不時伸出舌頭輕輕舔一下,便眯起眼睛,十分享受,對於身邊道士的行為與思緒,是完全不在意的。
只是吃著吃著,她忽然扭過頭,看向自己和道士來時的路。
下方一條黃土路,車人不少。
三花娘娘吸了吸鼻子將左手的竹籤遞到右手,一併拿著,保持著盯著來時路的姿勢,只是將手伸向旁邊,抓著道士的衣服扯了扯。
“怎麼了?”
道人扭頭對她問。
“狐狸……”
小女童直盯著前邊。
道人順著她的目光看過去。
只見黃土路上,大多車馬行人都往長京走,卻有一輛馬車,往自己這邊走,趕車的車伕是曾見過的酒樓夥計,青蛙成的精。
馬車還未到,簾子就被掀開。
探出的是侍女的身子,瞄向他們。
“籲……”
馬車搖搖晃晃,在他們下邊的路上停了下來。
侍女先行跳下,掀開簾子,將主人迎下來。
宋遊已在路邊等待她們了。
“明明說好時間對得上的話,便同出長京共走一截,道長為何不告而別呢?”晚江姑娘問道,語氣十分平和,讓人聽不出是指責。
“道長好不講情面。”
宋遊差不多知曉她們的性子了。
看似只有侍女有點毛病,其實兩人都有點毛病,只是一個毛病大一個毛病小,也或者是一個藏得深一個沒有藏,而且極愛分飾兩角,因此他也不回應她們的問話,只是問道:“兩位如何知曉我們會在今日離京呢?”
“道長說會在開春後離京,近日天氣暖和了,正適合出遊,長京文人士子都紛紛出門踏青,猜想道長差不多也會在這幾天離京。”晚江姑娘微微一笑,說道,“昨日上元燈會,為慶賀盛世,是近幾年來最熱鬧的燈會,猜想道長定會在賞完燈會後才離京。”
“恰巧我們也這麼想。”侍女笑嘻嘻說道,“送完了公主,眼見得要過年了,就想過一個年,過完年了,就想等天晴,天氣晴了,見到沒有幾天就是上元燈會了,又想賞完燈會,還好之後沒有事了,不然的話,說不定我們還要多拖幾天,就與道長錯過了。”
“原來如此。”
宋遊點了點頭說。
三花娘娘則站在他身邊,依舊玩著攪攪糖,把前邊二人盯著。
“道長南下,我們也南下,道長遊歷要去豐州,我們去陽州也得從豐州過,不知可否同行一段?”晚江姑娘說,“有琴酒與老友相伴。”
“正好我們今後也打算效仿道長,寄情天地湖海,尋訪江山風月,便學一學道長是怎麼遊歷的。”侍女說道。
“二位……”
宋遊笑著看向她們:“在下要去資郡隱南,尋訪業山鬼城,二位不會也要去那裡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