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鄴城,建章宮。
此時的趙國已經名存實亡,冉閔之所以遲遲不稱帝,不取締趙國,建立起自己的大魏帝國,實際上還是防著胡人,以免落人口實的。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三步冉閔已經走完了,但冉閔並不想馬上走完這最後一步,因為他明白自己的根基還不夠紮實,一旦稱帝,雖然不至於弄得人心惶惶,時局動盪,但也有一些十分不利的因素。
“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時的皇帝石鑑已經被軟禁起來,除了每錦衣玉食的,連女人都沒得玩了,整日只能吊著一口氣,要死不活的。
所以此時的寶座上,原本屬於皇帝的寶座上坐著的人正是冉閔。
“平身!”
“謝大王!”
群臣起身,禮畢。
站在一側的中車府令劉霸尖著嗓子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時,相國崔皓呼著一口氣,正準備出來彙報工作呢,冉閔卻是揮了揮手,首先道:“列位,寡人今日要向你們介紹一個人。宣王猛上殿!”
王猛?
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個人,許多不知情的大臣都是一頭霧水的。
王猛卻不管這些,在內侍的引路之下,緩緩的走進了大殿,向著寶座上的冉閔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禮,高呼“萬歲”,隨後站好。
“汝等都不認識景略先生吧?”冉閔笑著道,“但不要緊,很快,你們就全都認識他了。寡人慾富國強兵,首要者,便是得一得力助手傾囊相助!古時有賢能輔佐君主,莫過於管仲之於齊桓公,商鞅之於秦孝公,張子房之於漢高祖,諸葛亮之於劉玄德!”
“而王景略,就是寡饒管仲、諸葛亮。”
看來冉閔對於王猛的評價很高啊!
但王猛一點都不謙遜,坦然接受了。
“寡讓景略,如魚得水!”冉閔站起來,拂袖朗聲道,“自即日起,王猛,就是我大趙國的丞相!賜尚方寶劍一柄,有先斬後奏之權,自寡人以下,包括寡人在內,凡有犯法或不服者皆可殺之!一視同仁!寡人就是王猛!王猛就是寡人!”
看來冉閔是鐵了心要任用王猛進行變法了,群臣都不不由得不寒而慄。
冉閔一步一步地走下臺階,來到王猛的面前,雙手將尚方寶劍放到他的手中,語重心長地道:“丞相,我大趙國的未來,整個國家的命運都拜託你了!”
王猛不禁潸然淚下,顫聲道:“臣一定不辱使命!”
冉閔回到寶座上坐下,司徒文章又出列道:“大王,臣有一事要奏請大王!”
“請講!”
“近日大王的故鄉內黃縣出現了麒麟瑞獸的蹤跡,欽監又稟奏,有龍氣聚於內黃上空,直指鄴城!這無一不在明,大王你有真龍子之命啊!臣請大王承意,順民心,登極稱帝!”
“臣請大王承意!順民心!登極稱帝!”群臣都叩首下來,大殿之內嘩啦啦地跪倒一大片。
這個時候,不管是知情的或者是不知情的人都跪下來勸進了。有文章牽頭,勸進成了他們有從龍之功,能得封賞,勸進不成,他們也能明哲保身,冉閔還不至於因此而坑害他們。
冉閔聞言,掃視了跪在陛臺下的群臣一眼,以一種毋庸置疑的口吻道:“諸卿之心,寡人知道,銘感五內。但眼下稱帝,不是時候!寡人不要那些虛名,寡人要的,是大魏的強大!所以諸卿之勸進,可以作罷了。”
執政的帝王把位置讓給賢者接替,謂之禪讓;接受讓位的賢者,則要裝模作樣地“辭而不受”,幾經大臣的勸才登上大位,謂之勸進。
古堯舜賢讓之德,一直為古人傳頌的佳話,聖王的道德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