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大人,不用問了,咱家啥也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能對你說,咱家就告訴你一句話,咱大明朝興旺發達的時候快來的,你倪大人皇上也是很器重的,等著大用吧。”
倪元璐覺得王承恩在和他耍笑,但他期盼著王承恩說的大明興旺發達,但不相信王承恩說的皇帝要進一步的重用他的話,現在,他已經是非常的受重用了,不僅擔任戶部尚書,從上個月起,還擔任了皇上的侍讀學士。
侍讀學士是什麼官?從字面上理解將就是給皇帝講課的老師,實際上就是皇帝的幕僚,這個差事不知道多少的人都想幹呢!
因為呆在皇帝身邊的人,都是皇帝最重用最信任的人。
說句體外話,後世的秘書為什麼那麼牛皮?就是因為呆在領導身邊,你看有多少的大官先前都當幹過秘書一類的差事。
金水橋旁,錦衣衛開始集結。
皇帝出行,驚天動地,非同小可,經過討論研究,儀仗怎麼搞,?警衛怎麼佈防?遇到突發情況怎麼應對?都有了預案,吳孟明在緊張的調動部隊。
這個時候的錦衣衛已經不能和以前相比了,人員少的可憐,再少,也要把差事幹好。
先前,錦衣衛有一萬多人,現在,在編的只有七千人,實際在職的也就五千四百人,幾年來,有很多的錦衣衛都消亡在與流寇的作戰中了。
朱由檢要出行,所有的錦衣衛必須都出動,包括一些在錦衣衛掛名的勳貴子弟,這是吳孟明提出的、經都指揮新城候王國興批准的。
當然,也是新城候王國興下的命令,王國興說了,不管掛名的王八蛋行不行,陣勢要搞起來,天子儀仗,決不能擺帶拉稀。
乾清門口,王國興解下了腰刀,遞給看門的太監,請求晉見皇帝。
早朝,王國興憋氣死了,皇上問話了,山海關的佈置如何?王國興本來要說話的,可他又不是什麼大勳貴,人家奉命協助皇上管理天下戎政的成國公朱純臣都沒有說話,咋輪的到他說話呢?跪在他前面的還有英國公張世澤、定國公許允楨兩位大佬呢,另外還有和他一樣的幾十個侯伯,大的有,小的也有。
但被皇帝懲罰似的跪了許久,王國興真的受不了,特麼的,我們這些人說起來這個牛逼的不得了,那個牛逼的不得了,關鍵時刻,竟然屁都放不出來一個,丟死人了!回到家裡,看著桌子上的油條、麵餅、雞蛋、炒肉絲,王國興如何能嚥下去?
朱由檢得到報告,王國興求見,想了一下就下命令了,“讓他進來。”
朱慈煊說過,除了太康候張國紀、新樂候劉文炳,只有新城候王國興和惠安伯張慶臻跟隨殉國,這王國興是老爹那時候的親戚,有沒有本事可以重用,需要考察一下。
王國興進了乾清宮寮戰袍跪倒,這情景將朱由檢嚇了一跳,“你怎麼穿上鎧甲了?”
“臣有罪,皇上問詢山海關的事情,臣本來是要說話的,但那麼多的人,臣沒有辦法說話,皇上要視察閱兵,臣理所當然要隨駕護衛!”
就這幾句話讓朱由檢感到十分高興,“朕就是檢閱一下京畿守軍的情況,還用得著這麼興師動眾的?”
“國家禮儀,天子出行,做臣子的必須跟隨護駕。”
這一句話倒是提醒了朱由檢,今天還要看看都有誰跟著護駕了,從這事兒也能考察這個公那個後怎麼樣。
“如果讓你帶兵去鎮守一方,你可願意?”
王國興猛的一愣,這事兒他先前沒有想過,“臣願意,京城勳貴眾多,臣是先朝王皇后的侄子才受封的,無功不受祿,早就想給皇上幹大事兒了,就怕臣沒有本事。”
朱由檢問道:“平常都幹什麼?”
王國興回答道:“平常在錦衣衛當差,不敢欺瞞皇上,常常不去,只有辦大事兒了的時候才去,平常在家裡,有時候練練箭術,有時候出城去練練騎馬,也看兵書。”
朱由檢一聽就高興了,不錯,還知道練習箭術看兵書,“嗯!起來吧,這兩天朕有重要的事情交給你辦,先別聲張,悄悄的做準備吧。”
“皇上,您讓臣去幹什麼?”
“帶兵,鎮守一方。”
王國興樂了,原來皇上不是開玩笑呀,“臣謝皇上!”
“沒有其它的事兒準備護駕吧。”
“臣遵旨!”
王國興是太高興了,皇上要交給他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