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蓮趕到慈寧宮,張國紀已經走了。
按道理,張國紀是不用參加朝會的,這大歲數了,也不能給國家乾點啥了,更主要是張國紀乃太后的父親,這身份尊貴呀。
同樣,周奎就從來不參加朝會,國丈嗎?不參加誰也不說什麼。但是,讓張國紀有點看法的是,周奎就罷了,可週奎的兩個兒子、一個侄子都受到了空前絕後的封賞,不是都督,就是都督同知,年紀輕輕的,為啥也不上朝?你們是給別人幹事兒嗎?你們的姐是皇后知道不?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從二月初,李自成率兵度過黃河,一路向北打過來,已經很久沒有上朝的張國紀又開始參加早朝了,他想知道形勢,萬一能幫朝廷乾點什麼呢?
最主要的是他擔心張嫣,畢竟張嫣是當朝太后,萬一情況不秒,該怎麼辦呢?
他很可憐自己的閨女,年紀輕輕的就守了寡,那時候才二十剛出頭呀,這要還是老百姓,說什麼也要給閨女找一個人家,你看這閨女一天到晚過的是啥日子。
人不怕當下的難,而是怕未來沒有希望,自己的閨女不就是這樣嗎?沒兒沒女的有啥指望?想到閨女的處境,張國紀老兩口就流淚。
可是,閨女的地位在哪裡擺著,也不能像普通的老百姓那樣想幹啥就幹啥,所以,更多的時候,老兩口只能進宮開看看閨女。
不過,今天張國紀是太高興了,老張家出了這麼一個有出息的孩子不說,還認了閨女當娘,他明顯的看著張嫣的精神狀態發生了變化。
這是閨女的心裡感到有指望了呀。
張國紀感到,要說這事兒還要感謝皇上,這個皇帝好呀,不僅對自己的閨女當長輩一樣的尊敬,兩口子在生活上也照顧的無微不至,自己的閨女能認了朱慈煊這個孩子,看來是皇上的意思。
不管咋樣,當今聖上對我們張家的人可是關愛有加,皇恩浩蕩呀!於是,張國紀也來精神了,回家換馬去,今天要給天子護駕。
劉清蓮進來就給張嫣跪下磕頭,張嫣笑嘻嘻的將劉清蓮拉了起來。
“是不是很喜歡哀家的兒子?”
這話問的太直接了吧?咋回答呢?讓劉清蓮很為難。
回答說喜歡,兩個人才過了一個晚上,除了說了很長的話,還幹了別的,說喜歡是不是還包含著那意思?
多羞人呀!劉清蓮只能低著頭不說話。
張嫣也知道劉清蓮害羞,“坐下吧,咱娘倆說會兒話,待會兒合計一下都置辦什麼東西,你需要的該辦的也要辦。”
劉清蓮一愣,難道相公來過慈寧宮了?都給太后說了啥?
不過劉清蓮的心裡是太高興了,太后說啥?說她們是娘倆?是不是太后承認我這個兒媳婦了?我現在是太后的兒媳婦麼?太后昨天的意思不是說我當通房丫頭麼?就是那,也要等相公娶了大夫人後才能給名分呀。
……
散朝,李國禎就和朱純臣走到了一起,兩個人都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感覺。
皇帝怎麼突然的要視察部隊?是不是有人報告了什麼?兩個人的臉上都疑重萬分。
關鍵是今天該怎麼辦?這一關要想法度過去,真要是將部隊拉到朝陽門外,皇帝一看就會大方雷霆,接著會發生什麼?用腳丫子也能想出來。
現在的京畿三軍什麼狀況兩個人比誰都清楚,去年春夏京城鬧瘟疫,老百姓死了一半子,京畿三軍也死了一半子。
這個倒沒啥,已經報告過皇帝了,瘟疫起來了誰有辦法?關鍵是剩下的人老弱多不說,虛冒的也太多,佔了將近四分之一,這一清點人數,皇上不就什麼都知道了嗎?找人來頂替也來不及呀!這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再說,現在的京城啥都不缺,就是缺人,唉,都特麼的是瘟疫鬧的。
另外,要是出了啥岔子,就是皇帝有心想饒了他們,大臣們也不幹,這可不是一般的瀆職罪,朝中還是有許多的人天不怕地不怕的,這些人拱火,皇帝就絕對不會放過他們,兵,可是皇上的心頭肉。
更令人可怕的是,就是皇上不點名核對,就那些兵的精神狀態,皇上也饒不了他們呀?
那些混賬東西,既然當兵,就要把身體搞好,掙倆錢就知道養老婆孩子,孃的,也不想想,你要是掛了,還能繼續掙錢嗎?早晚將老婆孩子餓死,這道理多簡單呀?咋一個個的都不明白呢?
無語!無語!太特麼的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