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好?沒想好,就不要說話。”,朱由檢更恨光時亨,你特麼的差點要了老子的命,你知道不?二月,討論南巡,還是堅守,你這王八蛋就跳出來極力反對南遷,說什麼君王應當以社稷為重,那就是逼著朕君王死社稷唄,要不是朱慈煊攔截了姜瓖和王承胤的投降行動,朕就壯烈了,大明朝就完了,當有人提出讓太子到南京監國的時候,你這王八羔子竟然舉例唐肅宗,隱喻朕會變成第二個唐玄宗,把太子比喻成自立為帝的唐肅宗,實在可惡!你娘!過幾天,朕將你下油鍋烹了,讓你變成炸雞腿。
李邦華咳了一聲,“臣贊成撤回山海關,都督說的對,現在的情勢發生變化了,如果死守寧遠,還真的是將幾萬大軍置於危險之中了,救沒有人能救,如果吳三桂部沒有了,今後我們連抵抗建虜的資本都沒有了,等於給建虜放開了東大門,不過,臣建議趁著我們有錢了,應當儘快的訓練出幾萬確實具有戰鬥力的部隊,然後再決定什麼時候收復遼東,臣請求去練兵。”
朱由檢笑了,“老愛卿,勇氣可嘉,練兵就不用老愛卿親自出馬了,多保重,朕今後還要倚重老愛卿呢,你放心好了,朕已經有了安排,建虜別想再囂張,等著挨收拾吧!”
眾人吃驚,哇!皇帝說李邦華是老愛卿,還說要倚重,這是怎麼回事兒?難道要提拔李邦華進內閣?都覺得是。
難道皇上真的有了可行的計劃?難道皇上真的有辦法幹掉建虜?眾人都持懷疑態度,遼東啥情況誰不知道,可能嗎?
瞬間,魏藻德感到有點不妙了,皇上怎麼突然的對他的態度變了,昨天就沒有讓見,王承恩直接把他擋了,今天,說話明顯帶著不耐煩,到底是因為什麼呀?問題出在哪裡?李邦華這死老頭子很倔,千萬不能讓他進內閣,這傢伙四朝元老,影響力太大,如果他要進內閣了,我還有話語權嗎?我擦!該不是皇上想讓李邦華替代我吧?
有可能啊,千萬不能讓李邦華這老東西進內閣,“皇上,畢竟歲數不饒人,臣建議再調一個人協助李老管理督察院才對。”
朱由檢瞅著魏藻德,你特麼的就會來這一套,你以為朕不知道你是咋想的?要說以前朕不知道,現在你休想蒙朕。
朱由檢剛才的話一說完,所有的人都看著朱由檢,今天的皇帝怎麼變的好像和過去不一樣了?真的像什麼都胸有成竹,到底有了啥主意?還是等著聽皇上怎麼說吧。
朱由檢看著右邊的武官佇列,“你們怎麼看吳三桂撤回山海關呢?”
他想試試這些人到底是不說像張平說的那樣,只要不讓他們去打仗,才不管國家怎麼樣呢,個個都無所謂。
“皇上英明!”
瞬間跪倒一大片,唯有駙馬系列的幾個人站在一邊,打頭的是鞏永固。
看到跪倒的一大片,全都說“皇上英明”,朱由檢就想冷笑幾聲,朱慈煊說的果然沒錯,這些人都是貪生怕死之輩,都特麼的只想撈好處,不想給國家做事情,哼!你們也等著。
朱由檢連說讓這些人起來的話都沒有說,直接問道:“聽說李建泰回來了?”
這下,勳貴們挺難受的,皇上怎麼不說平身呢?接著問起李建泰了,起來還是不起來?起來,皇上沒說讓起來,就是大逆不道,可是,老這麼跪著,也不是那麼回事兒呀,誰受得了?
於是乎,都希望有人帶頭,一個起都跟著起。
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沒有人帶頭。
“侯爺咱起來不起來?”張世澤問跪在自己旁邊的另一排的劉文炳。
“不知道。”,劉文炳是老實人,實話實說,咱們當臣子的,難道規矩不執行了嗎?
張世澤知道劉文炳不想帶這頭。
按說他的級別最高,他可以先起來,但張世澤不想帶這個頭,之所以問劉文炳,就是想讓劉文炳帶頭,劉文炳可是皇上的親老表。
李建泰就站在文官隊伍中,要是以前肯定是要站在前面的,內閣大學士麼,但今天確實有點做賊心虛。
皇帝都點名了,李建泰立刻就向前走了幾步跪倒,就是不點名,他也要報告自己差事辦的怎麼樣,只是這差事,唉!辦砸了,皇上恐怕要收拾他,“臣李建泰見過皇上。”
朱由檢大怒,今天首先要收拾李建泰,然後再閱兵,這是計劃,所以就很不客氣了,“大膽!李建泰,誰同意你回來的?”
李建泰早就想了好幾條應付朱由檢的說辭,但沒有想到朱由檢發怒質問誰同意他回來的,這沒有預案呀,“臣,臣聽說流寇退了,就回來了。”
“流寇退了?流寇還在山西呢!你不帶兵去山西打敗李自成,回來幹什麼?”
李建泰知道朱由檢徹底的怒了,嚇的身體如篩糠一般,讓臣去山西?臣敢去嗎?人家李自成動不動就是幾萬兵馬,臣才有幾個?你就給了臣三千五百人,現在都跑了,就剩下五六百人了,去打李自成,還不夠人家塞牙縫,“臣啟皇上,臣所帶的兵都怕死,很多人都偷偷的逃了,臣手裡已經沒有多少的兵了,去山西也是受死,根本不解決問題,李自成可是有百萬大軍呀!臣怎麼打的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