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太高興了,他原來的處境是要人沒人,要錢沒錢。
也不能說沒有人,滿朝文武一個不少,關鍵是這些人都不咋樣,個個庸才。
當然,這是朱由檢原先的感受。
此時,朱由檢的感受不一樣了,李邦華、倪元璐、範景文等慷慨赴死,壯烈殉國,令他感動,也讓他知道了朝中還是有忠烈的臣子。
更何況,南邊還有史可法等人,王金龍還推薦了幾個名不見經傳的青年才俊,人才輩出呀!
心情變了,朱由檢看什麼都順眼,頓時感到自己腰桿子一下子硬了,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文武充沛。
“哈哈哈哈!王愛卿,朕得你猶如漢高祖得張子房呀,就你這才能,本朝劉基老先生都不及你萬一呀,讓你管東廠,那是太屈才了,乾脆你來但首輔吧,一會兒上朝,朕就免了魏藻德那個吃裡扒外的混蛋。”
菜已經熱過了,小太監端進來了,王金龍倒上了酒,“別呀!皇上,臣就是一個小秀才,你不怕招來非議呀?”
“招什麼非議?甘羅十二歲掛六國相印!誰不服,朕就拿掉誰,我看誰敢瞎逼逼。”
挖槽!朱由檢竟然有了朱棣的氣魄。
“別!皇上,臣早就說了,臣來就是幫皇上的,不在乎當多大的官,再說了,你讓臣一步登天,臣以後還有幹勁兒嗎?臣覺得能給皇上時時出點主意,管著情報局已經不錯了,對了,臣那山寨還有六百人,臣可要將他們全都調過來了,使用起來順手。”
王金龍真會見縫插針。
朱由檢本就是一個狐疑之人,但對王金龍卻一點也不抵防,他覺得王金龍是真心來幫他的。換做以前,他說不定要把王金龍抓起來審查一番,那六百人先剿了再說。
實際上,朱由檢已經想明白了,這王金龍原先就是一個佔山的土匪,按說去李自成那裡更合適,但一直待在山上等機會,那是早就準備給他效力呀!為此,還運籌著如何幫他,可見王金龍絕對值得信任,“行呀!朕不是說了嗎?一切都由你,你好好幹,咱們早點實現大明中興,將來朕還要升你的官,來,朕敬你一碗,這一碗都要乾了,光說不幹沒意思。”
“好!幹了,幹了。”,王金龍端起酒碗。
兩碗酒下肚,朱由檢更興奮了,但他還記得抄家的事兒,因為太缺錢了,“愛卿,真的能弄來很多銀子?”
王金龍嘻嘻一笑,“看皇上說的,臣不是保證過了嗎,保證將你的內庫裝滿了。”
“哈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朱由檢感到太開心了。
張殷敲門進來了,“皇上,外邊大臣們都站好隊了,魏首輔叫奴才來告訴皇上該上朝了。”
朱由檢一聽就怒了,魏藻德什麼東西?竟然敢來催他上朝,“上不上朝,難道朕不知道?沒看見朕和王愛卿在喝酒嗎?告訴魏藻德,朕今天有事兒不上朝了,叫他們該幹嗎幹嗎去,你滾,以後不要進來了。”
張殷差點嚇死了,急忙的跑出去了,我差!今天皇上是怎麼了?咋和以前不一樣了呢?
這個年輕人真特麼牛逼,皇上竟然為了和他喝酒連早朝都不上了。
王金龍笑了一下,他知道朱由檢已經喝的差不多了,不然也不能這麼說話。
說起來,這朱由檢從小接受了良好教育,絕對的文質彬彬。
唉!這皇帝酒量不行呀,這酒度數也不高呀,換算成後世的酒,每個人也不過才喝了半斤。
“哎,皇上,這酒咱就別喝了吧,大早晨的喝酒傷身體,喝完這一碗,咱睡覺好不好?都一天一晚沒睡了,你不瞌睡呀?臣可是困的快睜不開眼了。”
“好!好!幹了這一碗咱就不喝了,睡會兒,睡會兒。”,說完,朱由檢端起了酒。
外朝,官員們早就站好隊等著上朝了。
在大明朝,開早朝也是有規定的,中央官署六品以上官員和來京辦事的地方官員都要參加。
首先,大臣們要按點來,天不亮就起床,收拾行裝,準備上朝的材料,然後騎上馬坐上轎趕到午門外集合。
每天的朝會都有御史臺的御史輪流值班,負責維持秩序,文武百官要按照左文右武的規定按照品級高低排開站隊。
如果那個官員敢不遵守秩序,或者在佇列裡交頭接耳做小動作,值班御史會毫不客氣的大聲呵斥,並記錄在案,交給皇帝朝後處置,一不小心,連降三級。
丟了烏紗帽的也是有的。
大家站好隊後,要耐心的等著皇帝。
皇帝出宮上朝,就有值班的太監出來甩開大鞭子鳴鞭數響。
這鞭子叫靜鞭,鞭子一甩,就是告訴大臣們,皇帝到了。
然後,站成兩隊的文武官員在值班御史的指揮下步入朝會的地方。
以往各朝,早朝的地點在太極門,大家都站在廣場上。朱由檢是一個勤奮的皇帝,早朝上安排的事項和要討論商量的事項特別的多,不像其它的皇帝幾天都不開一次朝會,開朝了也是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他登基之初就與大臣們相約絕不懈怠,無論颳風下雨從來都沒有歇過朝會,唯獨兩次生病沒有上朝,事後還覺得不好意思,趕緊的給大臣們解釋。
為了開好朝會,朱由檢登基就將朝會由露天改成了室內,一直在建極殿舉行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