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情報總局掌門人 > 第二十七章:不一樣的兵

第二十七章:不一樣的兵 (第1/2頁)

朱慈烺將王金龍送了出來,一直送出乾清門,然後安排內閣行人找轎子送王金龍去北驛館。

內閣行人就是內閣跑腿的官員,級別很低,一般都是從七品或者是正八品。

明朝官員分九個等級,七品以下就是不入流,換一句話說,就是不算是國家的正式官員,只能說是吏。

朱慈烺的腦袋很清晰,臨別對王金龍說道:“嗨!王大人,你剛才說你原來的時代大致概括為一多、二大、三強,這一多你都沒有說完呢!這樣,改日你有功夫了來我的毓慶宮來,本太子準備好吃的喝的,御酒你隨便喝,咱哥倆邊吃邊說怎麼樣?本太子真想聽你講故事。”

“好!一定,改日,臣去拜訪太子爺。”

聽話聽音,王金龍意識到有點那個了,和這傢伙搞好關係非常的有必要,但這傢伙肯定把自己看成酒鬼了,不然不會說御酒你隨便喝。

我擦!這也不能怨人家誤會,奶奶!早上在乾清宮喝的醉巴溜丟的,中午又在坤寧宮喝的差不多了,不能不讓人家懷疑自己很貪杯。

北驛館就在安定門和後宮之間,離王承恩的府邸不遠。

成祖皇帝朱棣遷都北平府後,南京還留了一套班子管理江南事務,每年來往於兩京之間的官員很多,自然要修建驛館接待來往官員。

北平府成首都了,自然是要加強守衛的,並且北元一直不甘心讓出中原這大好河山,經常的竄擾大明疆土,由此,朱棣調集了全國的軍隊駐紮在京城周邊各地,這些邊軍根據戰況時不時的要出塞打擊一下北元的勢力,別說零星小部隊作戰,就是朱棣也曾帶領大軍五次深入蒙古草原御駕親征,在這些帶兵的將軍中很多都是勳爵,都是立過戰功的,來京了自然要高等級的接待,於是,朱棣下令又建了一個驛館,專門接待勳貴和高階官員,這就是北驛館的來歷。

另外一個驛館在皇宮的西邊,主要是接待各地來京辦差的官員。

後來,北元勢力在大明軍隊的打擊下,就不敢和大明打了,只是偶爾的進來襲擾一番,主要是搶東西,因為蒙古草原自然環境較差,並且他們很笨,許多的東西都不能自己製造,缺少生活必需品和工具,只能來內地搶劫。

再後來,隨著新老更替,新一代的北元人也認可了打不過大明,就不想與大明想爭領土了。

唯一的還想撈點好處的就是瓦剌。

瓦剌是北元的一個分支,元退離中原後蒙古分裂,東西蒙古互爭雄長,征戰不休,經過多年征戰,韃靼勢力不斷削弱,瓦剌逐漸強盛。

永樂十六年,馬哈木之子脫歡襲父爵為順寧王。幾年之後,脫歡攻破韃靼,兼併其眾,又統一內部,其勢日張,雄視漠北,脫歡立成吉思汗後裔脫脫不花為可汗,受明朝封為太師,掌瓦剌部實權。

明英宗正統四年,脫歡死,其子也先繼位後,不僅漠南諸部全被征服,且東脅高麗,西略哈密,草原大半,盡為其所制。

也先每年冬遣人貢馬於明,最初,所遣使者不過五十人,後貪朝廷厚賞,歲增至二千餘人,並屢屢索要貴重難得之物。稍不遂,即製造事端,明廷所賜財物,不得不歲有所增。

正統十四年二月,明朝太師也先遣使兩千餘人朝貢馬匹,詐稱三千人,由於宦官王振不肯多給賞賜,按實際人數給賞,並減去馬價五分之四,沒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也先就不幹了,開始製造釁端。

七月,也先統率各部,分四路大舉向內地騷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派別將進攻甘州,甘州即張掖,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又分為兩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統率,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在這四路人馬中,也先一路最為強大,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

當時明英宗寵信宦官王振,張太后病逝,元老三楊或死或貶,王振更加擅作威福,無所忌憚,竟盜走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內臣干預朝政所立之鐵碑。從此,大權獨攬,廣植私黨,使其侄王山為錦衣衛指揮,王林為錦衣衛僉事,其黨羽個個升官進祿,飛黃騰達。

大同前線的敗報不斷傳到京城,明英宗朱祁鎮在王振的煽惑與挾持下準備親征,兵部尚書鄺野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明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

由於組織不當,一切軍政事務皆由王振專斷,成國公朱勇為大將軍,但在王振面前皆膝行而前;戶部尚書王佐請帝回軍,王振就命其跪在草叢裡,直到天黑才能起來。隨徵的文武大臣卻不使參預軍政事務,軍內自相驚亂 。

七月十九日,大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八月一日到達大同,還沒有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仍堅持北進,後聞前方慘敗,則驚慌撤退,本欲使英宗於退兵時經過其家鄉蔚州駕幸其第,顯示威風;又怕大軍損壞他的田園莊稼,故行軍路線屢變,導致士兵疲憊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隊追兵追襲而來,明軍三萬騎兵被殺掠殆盡,八月十三日,狼狽逃到土木堡,瓦剌軍緊逼明軍。

兵部尚書鄺野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以保證安全,但王振不準,土木堡地勢高,無泉缺水,土木堡之南十五里處有河,被瓦剌軍佔據,將士飢渴難耐,挖井二丈仍無水。 隔日瓦剌軍隊包圍土木堡,也先遣使詐和,並主動撤離,以麻痺明軍,明英宗不疑有詐,遣曹鼐起草詔書,王振下令移營就水,當明軍大軍移動時,飢渴難忍的軍士一哄而起,奔向河邊,人馬失序,瓦剌軍趁機發動進攻。

明軍只得倉促應戰,瓦剌伏兵四起,明軍大敗,跟隨英宗的大部分官員和將領戰死,英宗也成了瓦剌的俘虜。

聽說大軍慘敗,英宗也被也先俘虜,京師大亂,有人提出南遷,兵部侍郎于謙站出來在奏請皇太后同意並經過大家討論同意後擁立英宗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遵朱祁鎮是太上皇,並下令各地武裝力量進京勤王,調河南、山東等地軍隊進京防衛,調通州倉庫的糧食入京,京師兵精糧足,人心稍安。

這次,也先有了野心,準備狠撈一把,十月初六,率兵攻陷白羊口、紫荊關、居庸關,直逼京城,由此京師保衛戰開始。

最新小說: 大明:最窮丞相,朱元璋:求求你貪汙吧 娘子她每天都在行俠仗義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烽火中的家園 三國之富可敵國 宰執漢家 回到明末搞基建 我在春秋不當王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 庶子之徵 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帶著狙 紅樓從遼東開始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 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魏卿 東風吹我入異世 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瑪雅1441 挽明從海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