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情報總局掌門人 > 第二十六章:趕緊逃吧,說不清楚

第二十六章:趕緊逃吧,說不清楚 (第1/2頁)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只聽張嫣問道:“你來的那個世界怎麼樣?百姓的日子好過嗎?”

王金龍一聽腦袋都大了,太后,你想知道哪方面的事兒?你問清楚點好麼?

不過,王金龍覺得這懿安皇后還真的不錯,首先問的是百姓的日子過的怎麼樣。

想了想,王金龍說道:“臣只能概括的說一下,那個世代總結起來就是一多,二大,三強。”

張嫣笑眯眯的看著王金龍,“如何講?”

她真的想了解那個世界,剛才王金龍這小子說的都很有意思。

王金龍笑笑,“一多嗎?就是人口多。”

朱慈烺插言問道:“有多少?比現在多嗎?”

王金龍答道:“現在,大概只有那個時代的十幾分之一,那個時代有十幾個億人。”

周玉鳳驚異了,覺得根本不可能,“這麼多人?吃飯的問題咋解決呀?”

王金龍聽到周玉鳳問的話就笑了,這不能說周玉鳳無知,只能說時代差距太大,遠遠超過了已知,難以想象。

“皇后,那個時代吧,各方面高度發達,就說這農業吧,以京城周圍為例,現在這時候,好地也就是產量三百來斤,不好的也就只能打一百多斤,那個世代,這京城周圍,包括偏遠的山區,一年基本上種植兩季,一般寒露節前種上冬小麥,第二年夏天收割後種玉米,玉米收了後繼續種小麥,年復一年,基本上大多都是這樣,當然,也有種其它作物的。就說這小麥的產量,最差的產量也要打一千斤以上,管理好的,畝產能達到一千五百斤,秋季的玉米產量更高了,普遍在一千五百斤以上,好的達到一千八百斤以上,南方,主要是種水稻,也種兩季,號稱雙過噸。”

朱慈烺同樣驚訝,同樣不大相信,他猜到噸肯定是重量單位,覺得很怪,為什麼不用斤,要用這種單位,便問道:“雙過噸?啥意思?”

王金龍只好解釋,誰讓他不說兩千斤呢?“噸是那個時代的人常用的重量單位,一噸兩千斤。”

張嫣震驚了,“你說南方水稻一年一畝地能收四千斤?怎麼可能呢!”

王金龍笑道:“最好的地能達到這個數,普遍的能收三千斤。北方,建虜呆的地方,溫差比較大,產的大米最好吃,他們那個地方一年只種一季,基本上產量都在一千五百斤左右。”

周玉鳳吃驚了,“真的假的?建虜那破地方也能打這麼多的糧食?”

王金龍笑了,大概此時的明人都覺得遼東乃苦寒之地,不適宜農業耕作,周玉鳳如此驚訝,不足為怪,“當然是真的,臣敢對皇后說謊嗎?”

張嫣問道:“那都是怎麼種的呀?”

王金龍只要再解釋一番了,雖然他沒有種過地,但這難不住他,後世資訊發達,沒吃過豬肉,還沒有見過豬跑嗎?“皇后,後世科學發達,以這農業為例,種子種的時間長了就會退化,所以,那個時代有專門培育種子的機構,因為有化肥,所以,那個時代的種植密度基本上達到最高密度了,水力設施也齊全,不像現在普遍的靠天吃飯,全都是水澆地,採用噴灌,滴灌等銜級澆灌技術 ,也沒用病蟲害,農業八字經,土肥水種密保管工,說的就是農業生產管理的要素。種植、收割也很簡單,都是機械化,人們的勞動強度很低,一臺播種機一天能種幾百畝地,同樣,一臺收割機一天也能收割幾百畝地,農民也不將糧食弄回家裡,直接讓糧站拉走了。有的收割機,自動化、智慧化很高,不僅收割糧食,還能將土地的管理情況都分析出來了,比如每塊地缺少什麼肥料,都打成資料交到你手裡了。”

這能是真的嗎?三個人都覺得不可能,但王金龍說的可是條理清楚,不可能是胡編亂造了,胡編亂造,誰能編的這麼好,一點也不打磕絆?

“那糧食都運到糧站了,大家吃糧怎麼辦?”周玉鳳問道。

“到超市買呀,別說城市裡到處都是超市,就是一個三五百人口的村莊也有三兩個超市。”

張嫣感到這後世的人和事真是不可理解,“超市?超市是啥玩意?”

王金龍感到無奈,誰讓你說這些現在沒有的東西呢?得!繼續解釋吧,“超市就是超級市場的簡稱,超市有大有小,普遍賣的都是生活相關的用品,什麼都有,大型超市的商品包羅永珍,吃的喝道穿的用的什麼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就以食材來說吧,一般的人根本不買最初的產品,都是買半成品,比如你想吃麵食了,水餃,麵條,包子,烙餅,饃饃什麼都有,大米基本上都是加工好裝成小袋的,蒸煮前也不用淘洗,人家在包裝袋上都寫明瞭,淘米會讓有益的元素流失。就拿副食品來說吧,各種肉類,生的熟的都有,超市還負責加工,你要片給你切成片,你要丁給你切成丁,你要絲就給你切成絲,當然這些活都是機器乾的不用人工,另外,各種東西分類也比較細,比如雞肉,有整雞,還有分類切割好的,雞腿,雞翅膀,雞胸部,雞架子,你喜歡啥買就啥。蔬菜品種,不分季節,各種各樣的都有,因為運輸能力很強,南方的蔬菜一兩天都能運到北方各地。一般大型的超市都有水產品櫃組,海里的,河裡的,人工養殖的,死了的,活著的都有,那個時代的人吃東西比較刁,一般都喜歡買新鮮活著的,當然在價格上,死的活的不一樣,活的要比死的貴多了,有的價錢相差好幾倍。”

我的娘!後世竟然將商業做到了這種程度?三個人都搖頭不信。

“你要是想買衣服了,可以到服裝超市,買其它的家用產品到專業超市,總之很方便。”

“那個世代,老百姓普遍富有,窮人和富人的差別就是錢多錢少的區別,吃的喝的都差不多,區別就在於富人吃的穿的用的更講究,人家有錢嗎!你就說這交通工具吧,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汽車,富人呢,開豪車,窮人吧,開便宜車。”

朱慈烺吃驚,難道真是這樣?為什麼是開車不是趕車?“啥是汽車?車還生氣嗎?”

王金龍聽了哈哈大笑,這問題問的太逗人了,不過,你得理解,人家沒見過麼。

“太子,汽車是一種交通工具,分貨車和客車,還有幹特殊活的工程車,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有輪子,不同的地方就是有大有小,功能也不一樣。和這個的車輛不同的是,現在的車都是人力車或者是畜力車,那個時代的車都是機動車,哦!都是安裝著機器,驅動全靠機械動力。這汽車家家戶戶都有,比如我們家,有三輛小客車,我爺爺八十多了,每天開著他那輛老年代步車到處去玩,我父母吧,都還上班,不在一個單位,各自開各自的車,你知道這些就行了。”

王金龍覺得這樣解釋一下能交差就行了,世代差的太遠,你說的多詳細都百搭,人家理解不了,還不是對牛彈琴。

說了這麼多,張嫣、周玉鳳、朱慈烺三個人有的地方聽明白了,有的地方聽的稀裡糊塗一知半解,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聽懂,由其是汽車,到底是啥玩意?根本就不知道。

因為,他們沒有概念,他們能想到的就是馬車,最高檔的就是安裝了篷子的馬拉轎車。

張嫣很關心王金龍的家庭情況,她剛才聽到一個非常難理解的資訊,就是王金龍的父母都還上班、各自開各自從車,這是什麼情況?“你剛才說你父母咋了?”

王金龍覺得必須趕緊的找理由離開,很多問題沒有辦法解釋,你越解釋遇到的新問題越多,還是呆在土匪山寨好,誰問都不用解釋,愛懂不懂,現在可好了,不解釋還不行,“太后,我父母都是國家工作人員,我父親是一所中學的校長,我母親是一個區的稅務局長,都在咱開封。”

校長幹什麼的三個人都知道,稅務局長也知道大概是幹什麼的,可是,這傢伙說他母親居然是稅務局長,三個人都難以理解了,女人還能當官?

最新小說: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烽火中的家園 三國之富可敵國 宰執漢家 回到明末搞基建 我在春秋不當王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 庶子之徵 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帶著狙 紅樓從遼東開始 開局北美1400年:正在建國 不裝了,其實我是朱重八 魏卿 東風吹我入異世 滿朝二五仔,但臣對女帝忠心耿耿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瑪雅1441 挽明從海島開始 邪王追妻路漫漫 我看這亂世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