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惱火的是王金龍說話不給面子,太后、皇后在跟前就不說了,關鍵是太子還在跟前呢!特麼的!你讓朕這老臉往哪擱,要知道這樣,就不叫太子來了。
“起來吧!”,張嫣說道。
周玉鳳也想讓王金龍趕緊的起來,可朱由檢不說話,她可不敢說讓王金龍起來。
雖然張嫣說了話,但王金龍就是不起來。
他不是不敢起來,有啥呀?太后都說話了嗎!而是,王金龍希望朱由檢幡然醒悟將他拉起來。
他不相信朱由檢就因為這將他抓緊大牢,或者將他殺了?他特別知道朱由檢再受不了,也不敢這樣做。
就這事兒,就這話,現在說了,朱由檢就接受不了,將來一旦形勢好一點點了,就更沒有辦法說了,到那時候,朱由檢穿新鞋走老路怎麼辦?
哎!倒黴!幹嘛來這個破時代?還真不如當初直接死在黃河裡,啥毬不知道,啥心就不用操了。
其實,王金龍認為改好換代是歷史規律,就像離離原上草一歲一古榮一樣,但不幫朱由檢,明朝就沒了,王金龍有點特別的不甘心。
在他看來,這女真後來建立的政權還真的不敢恭維,什麼都是照搬明朝的,連一點變化都沒有,就是那個人人看了都咬牙切齒憎惡無比的容嬤嬤做的事兒都是跟著明朝的嬤嬤學習的。
按道理,這明朝比較先進了,咋在公主的婚姻上那麼愚昧呢?聽說萬煒老駙馬挺可憐的,還有那個被榮昌大公主打死的駙馬楊春元。
不過,這大明朝的公主也可憐,你說駙馬不在身邊,找一個人代替都沒有,滿後宮都是男人,可是都是王承恩。
想到這裡,王金龍嘆息了,唉,一切都怨自己命不好吧,浩瀚長河幾千年,幹嘛來到這明末?
但他真不想看著大漢民族剛剛從元的壓迫下襬脫出來,接著又要受到建虜的虐待。
特麼的!漢人咋就沒落到這程度了?那個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大漢呢?那個把周邊國家按在地上使勁兒的摩擦的大唐呢?
朱由檢難受,王金龍更難受。
擦!要不是李自成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老子犯得著厚著臉皮來幫你嗎?
張嫣又說話了,“皇帝,還真的需要有一個人經常的說說你,王金龍完全是為了你好,要是你不認同,哀家就去大佛堂敲木魚去了,不吃你這頓破飯了。”
這話說的也比較重,明顯是說朱由檢要知錯就改。在這個森嚴的皇宮裡,也就是張嫣能說朱由檢,敢說朱由檢,朱由檢還的老老實實地聽著。
朱慈烺還是你很乖巧的,急忙走上前去拉王金龍,“金龍哥,快起來。”
其實,朱由檢是很生氣,但也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人,王金龍救了周遇吉,攔截姜瓖和王承胤的信使,一切都是主動的,完全是為了救大明朝,完全是為了他,還不遠千里的趕到京城來送信,昨天晚上還給他出了那麼多的好主意,今天那一車車的銀子還不是王金龍給弄回來的?
朱由檢在沉默中想著過去發生的事兒,袁崇煥不說了,王金龍說的話太對了,也給足了他面子,可這孫傳庭真的像王金龍說的那樣嗎?真的是自己啥都不懂,逼著孫傳庭去打了敗仗嗎?難道後世的人真的說過傳庭死大明亡?
想想,朱由檢覺得王金龍沒有說假話,他又和孫傳庭沒有半毛錢的關係,這樣撕破臉面有必要嗎?這傢伙這麼精明的人,幹嘛自己找不自在?
這特麼的,咋就不能喝酒呢?一喝酒就被這小子懟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