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小菜一碟 (第1/2頁)

東廠,全名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八年設立,屬於典型的特權監察機構,履行的是特務和秘密警察的差事。

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用武力非法推翻了建文帝政權,在南京自行登基,改元永樂,是為明成祖永樂皇帝。

當時,社會上對永樂政權的合法性存在異議,且議論紛紛,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時出現,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對新政權並不十分支援,而朱棣亦對朝廷大臣多不信任。

朱棣覺得設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並不是很方便,於是決定建立一個新的機構。在朱棣起兵的過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過很大力(如著名的鄭和、道衍,所以在朱棣的心目中,還是覺得宦官比較可靠,而且他們身處皇宮,聯絡起來也比較方便,於是朱棣一反太祖朱元璋關於宦官不得干預政事的禁令,重用起了宦官。

永樂十八年十二月,明成祖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的新官署,命所寵信宦官擔任首領,當時朱棣對錦衣衛也不放心,建立東廠還有監視錦衣衛的意圖。

這就是東廠的來歷。

不過,朱棣建立東廠更深的背景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起初,東廠直接受朱棣指揮,後來統轄權移到宦官手裡,其權力在錦衣衛之上。

成化十三年春正月,明憲宗增設西廠,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這個機構的權力之大前所未有,“不特刺奸之權,薰灼中外,並東廠官校,亦得稽察“ ,後來,因為內閣大學士們的“諫阻而罷“,但至武宗時“西廠復設“,形成東西“兩廠對峙“的局面。更有甚者,未幾又設立“內行廠“,以大宦官劉瑾躬自領之,東廠、西廠皆受監臨,邏卒四出,天下騷然。

到了天啟朝,各種矛盾日益激化, 皇權面臨嚴重危機,朱由校重用宦官魏忠賢,把中國歷史上的宦官專權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魏忠賢在宮內選會武藝的宦官組成一支萬人武裝隊伍作為羽翼,在外收羅齊楚浙黨為主的官吏作義子走卒,人稱閹黨。文臣有崔呈秀等五虎,武將有田爾耕等五彪,還有十孩兒、四十孫等,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徧置死黨 。秉筆批紅,掌握朝政,從首輔至百僚,都由魏忠賢任意升遷削奪,同時,魏忠賢還握有軍權,可隨意任免督、撫大臣,另外,魏忠賢也握有經濟大權,派親信太監總督京師和通州倉庫,提督漕運河道,派稅監四出蒐括民財。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內外大權皆歸魏忠賢 。

魏忠賢出門車仗,形同皇帝,所過之處,士大夫都跪在道旁高呼九千歲,閹黨和無恥官吏還競相在各地為他修建生祠,一祠耗銀數萬乃至數十萬兩,祠成後,地方官要春秋祭享,官、民入祠不拜者論死,廠衛特務更是空前囂張。

朱由檢即位後,雖然逮捕了魏忠賢,罷逐了閹黨,但東林黨興起,處處與朱由檢作對,朱由檢只好重用宦官制衡東林黨,於是,東廠又開始掌握了許多的權力。

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

除此以外,東廠設有掌班、領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錦衣衛撥給,分為子醜寅卯十二顆,顆管事戴圓帽,著皂靴,穿褐衫,其餘的人靴帽相同,但穿直身。

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又叫檔頭,共有一百多人,也分子醜寅卯十二顆,一律戴尖帽,著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絛。役長各統帥番役數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幹事,這些人也是由錦衣衛中挑選的精幹分子組成。

所以,東廠和錦衣衛是聯絡在一起的,不過權力在錦衣衛之上。

東廠不僅在機構及人員配置上更加精幹合理,而且在偵緝行動上制訂了相當嚴密的制度,每月初一,東廠都要集中佈置當月的偵緝工作,廠役在東廠內抽籤決定所負責的地盤。

司禮監太監中,職務最高的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此時的掌印太監叫高時明,這個老高也是一位對朱由檢忠心耿耿的大太監,在名義上,王承恩還不是最大的太監,不過因為老王和朱由檢過去的經歷,實際上,王承恩基本上履行了太監總頭的差事,老高也不和王承恩爭權。

王金龍提出想當東廠的頭是早就想好了的,他一個小秀才突然的來到朝中,如果沒有權,誰把他當一回事兒,但這東廠向來是太監把持的,他要想將東廠抓在自己手中,就要有點說法,所以,他提出了將東廠改組成情報局的計劃。

朱由檢一聽王金龍說的有道理,並且作用還這麼大,自然想都不想就答應了王金龍,他期望著王金龍幫助他打敗李自成好、抵抗住建虜,實現他夢寐以求的大明中興。

王承恩內心裡自然是不願意的,但皇帝都同意了,他就不敢爭了。

另外,他也感謝王金龍,沒有王金龍,他也要跟著朱由檢共赴國難,再說了,這王金龍自始至終一直在誇他對皇上忠心耿耿呢,自己的那幾個王八蛋徒弟做出那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差點讓皇上國破家亡,人家王金龍也沒有說自己一句壞話,所以,王承恩也不想說王金龍的壞話。

但王承恩對王金龍關於東廠的評價是極不贊同的,什麼叫臭名昭著?你這不是誣陷人嗎?但東廠存在二百多年了,他王承恩管理多長才多長時間,人家王金龍也沒有點名道姓的說他王承恩哪哪做的不對,所以,王承恩滿肚子意見,也不能說出來。

王金龍真是高興極了,就這一陣子忽悠,居然輕鬆的將東廠的掌門人弄到手了,這崇禎皇帝朱由檢真夠意思,還封了他二品大官。

但是,王金龍知道必須裝一裝,皇帝給你官,你連推辭一下都沒有,您讓皇帝怎麼想?

“皇上,臣就是想為皇上做事,你說臣一個二十來歲的小秀才一下子成了二品大員,百官說臣倖進也就算了,要是說皇上任人唯親就不好了,所以,臣請求皇上還是按照中書舍人的差事封臣一個七品官好了,您放心,情報局臣保證管的剛剛的。”

朱由檢豈能答應,“朕還指望著愛卿給朕幹大事兒呢,級別太低怎麼幹事兒?不必推辭!”

最新小說: 我的明朝之旅 活在大唐吃軟飯 登基吧!大王! 三國曙光 大明第一紈絝 大明劫:我助娘子當皇帝 只願與你共白頭 逍遙小將軍 團寵小公主:我被養崽遊戲玩家嬌養了 穿越宋朝當太子 大明:最窮丞相,朱元璋:求求你貪汙吧 娘子她每天都在行俠仗義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 烽火中的家園 三國之富可敵國 宰執漢家 回到明末搞基建 我在春秋不當王 大明:崇禎的人生模擬器 庶子之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