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芒息皇朝內部暗流洶湧之時,天英宗那裡同樣不太平。
而且,天英宗那裡的變動比之芒息皇朝這邊還要膽大。
雖然此前天英宗內部的激進派已經被滅殺大半,但這也進一步激化了矛盾,使得殘餘的一些激進分子採取了更加激進的手段。
這部分人群清楚自身的力量,知道他們已不可能奪權,所以他們陰謀調動手中的力量直接對大夏皇朝的一些駐軍發動進攻,以徹底引發兩方大戰,逼迫整個天英宗不得不與大夏全面交鋒。
只可惜,對於這部分激進分子,大夏方面早有戒備,並派了暗子混入其中。
因此,他們的陰謀方一形成,大夏就已經獲悉。
結果自也不言而喻,等到那些激進的軍隊向大夏發起突襲時,迎接他們的卻是早有準備的伏擊!
利用這一場平亂之戰,大夏不僅剪除了天英宗內部幾乎所有激進派的高層,而且還趁機加強了對天英宗的打壓與威逼,進一步獲取了許多利益,讓天英宗徹底失去了反抗的餘地!
至於芒息皇朝這邊,儘管老皇帝提前收到訊息做出了一些應對,但還是應變不及,使得太子池虔的宮變差一點就得逞。
在關鍵時刻,芒息皇帝不得不向城外的大夏駐軍求援,收到求援後,早就做好了準備的周亞夫麾下的細柳軍在內應的策應下飛速拿下西城門,順利入城。
再之後,便是一場迅如疾雷的鎮壓叛亂行動,透過此戰,細柳軍所展示出的強悍戰力終於讓芒息皇朝的人清晰認知到了兩方之間的戰力差距。
當然,由於關鍵時刻的救命之恩,芒息皇帝也對大夏感恩戴德。
儘管之後大夏趁機提出了諸如直接在皇都之內駐軍等苛刻條件,讓芒息朝堂內部的反對、抵制之聲大增,但芒息皇帝卻力排眾議,答應了其中的好幾項。
遭遇了一連串的驚變之後,芒息皇帝也算看清了局勢。
他現在已不奢望其他,只希望能夠安安穩穩、養尊處優的過完餘生。
……
芒息皇朝以及天英宗的變故雖然不小,但放在整個大陸上來看,倒也算不得什麼大事。
因為此時,整個大陸上幾乎都是戰火荼蘼。
旁的先不說,單單是荒古帝朝這邊的動靜就不比這兩方小。
首先是蒼冥帝朝百萬大軍的進犯,面對這一威脅,東荒候親自出馬,並且率領一百五十萬大軍前往應對。
只不過,兩軍最終還是沒能打起來,因為海精靈族的人與蒼冥帝朝暗中接洽,最終達成了鬥兵鬥將的約定。
按照約定,海精靈族會派出十萬大軍,而蒼冥帝朝則派出二十萬大軍,雙方以勝敗決定進退。
若是海精靈族勝,蒼冥大軍立刻退去;而若是蒼冥帝朝勝,則海精靈族直接讓出一半東荒州,讓蒼冥帝朝兵不血刃的拿下資源豐富的廣袤地域。
對此,蒼冥帝朝自然不會反對,因為他們此番出兵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探知海精靈族的真實底蘊。
最終,兩方精銳經過一場鏖戰,海精靈族以死傷五萬、殺傷蒼冥精銳十四萬之戰績,取得了最終的勝局,而蒼冥帝朝也沒有毀約,收攏了陣亡者的屍體後乾脆離去。
與此同時,荒古帝朝與以海精靈族為背景的東荒候所成立的偽政權也達成了默契,漸漸地平息了戰火,將整個荒古帝朝一分為二,各自佔據東西兩半疆域。
這樣的結局大出外界的預料,但對於交戰的雙方而言,卻是一個都不甘心卻又都符合各自利益的結果。
荒古帝朝雖說損失很大,但根基尚在,海精靈族要想徹底吃下,同樣會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