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息皇朝,皇都。
東宮別苑。
一間密室裡,十幾人正交頭接耳,低聲談論著什麼。
忽而,門戶拉開,一名戴著紫金小冠、身穿紫袍的貴氣青年沉著臉當先走入,其身後還跟著一老者、一中年文士、一武將三道身影。
見此,密室裡的人趕忙起身,並恭敬的朝那貴氣青年見禮。
因為此人正是芒息皇朝的太子,池虔。
“拜見太子殿下!”
池虔沉默的點點頭,等到在主位上落座,這才伸出雙手朝下壓了壓。
“都坐吧。”
“謝太子殿下!”
隨著眾人重新坐定,一名年老的文官立馬急不可耐的看向池虔發問。
“太子殿下,陛下怎麼說?”
“陛下還在猶豫,他對大夏皇朝很是忌憚,尤其是幾年前大夏與荒古帝朝的那一戰,給他的心理壓力很大。”
池虔冷聲說著,臉色極不好看。
聞聲,眾人眉頭大皺。
“按照約定,後日便是殿下被送往大夏皇都為質之日,陛下卻還在猶豫不決,難不成真想將太子殿下送去不成?”
“古往今來,哪裡有一國太子被送去為質的前例?大夏皇朝欺人太甚,我們絕不能同意!”
“不錯,太子殿下一旦真的被送去大夏,那即便將來能迴歸,朝廷也不大可能同意讓太子殿下即位。最大的可能是,等到太子被送去後,陛下又會暗中培養一位隱太子!”
“我贊同劉大夫之看法,所以,我們更不能坐以待斃,任由太子殿下被送去!”
這些人都是太子池虔的心腹近臣,他們的利益都同池虔綁在一起,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不願意看到這種結局。
所以,在探知到池虔的心思後,就暗中聯合在一起,替池虔出謀劃策,想要讓池虔勸皇帝改變主意。
只可惜,那位老皇帝似乎對大夏頗為畏懼,不敢撕毀約定。
“若是一切都依照兩國約定進行也就罷了,可而今,荒古帝朝因為內亂主動撤兵,大夏皇朝等於什麼都沒做,就直接包攬了所有好處,天下哪有這般便宜的好事?”
“是啊,即便只是從這個角度出發,我芒息皇朝也能好好同大夏理論一番,爭取將之前的條件大幅削減,陛下又有什麼好猶豫的?”
“諸位有所不知,其實對於此事,陛下已經召集了那幾位頂樑柱密議了許久。但,據我探知的口風,他們的密議主題,主要是集中在廢除讓大夏接管我朝大軍指揮權這一項上,只要能達成這一點,他們不惜繼續履行另外兩條,即可以允許少量大夏駐軍存在,也允許將太子殿下送去為質。”
“什麼?他們怎能如此?這是直接將太子殿下拋棄了啊!”
“該死!此事我們絕不能允許!太子殿下絕不能去為質!”
“不錯!無論如何,哪怕兵行險著,我們也一定要確保太子殿下留下來!”
一時間,群情激憤,眾人義憤填膺、同仇敵愾,在極短的時間內達成了共識。
畢竟,保護池虔,可就是在保護他們自身的利益!
“可關鍵問題是,我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阻止此事?陛下那裡含含糊糊,如果密議內容為真,那就表明陛下已經下定了決心要犧牲太子殿下。沒有陛下的支援,我們又如何翻盤?”
“是啊,陛下這裡行不通,直接策動大軍與大夏開戰更不可取。雖說大夏只是派來了一個軍團一百多萬大軍,但我們現在的可戰之軍也只剩下兩百多萬,勝算很小。一個不慎,就有可能為皇朝招來滅國之禍!”
“此言卻是有些聳人聽聞了,大夏皇朝是不弱,但畢竟只是一方‘小至尊’,幾年前與荒古帝朝的那場奇蹟之戰不可能再度上演。真要打起來,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別忘了,這裡可是我芒息皇朝的主場!”
“不可衝動!我朝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慘敗,眼下全軍士氣正處在最低谷,絕不能冒險與大夏開戰!”
“那你說,該怎麼辦?”
“照我看,眼下或許只有一條路可走了……”
此言一出,密室中的人齊齊精神一振,紛紛朝著說話的鷹鉤鼻中年看了過去。
“哦?吳將軍有何妙策?”
吳姓將軍環顧眾人,又看了眼同樣精神一振、期待望來的池虔,深吸一口氣道:“太子殿下,諸位,在下以為,而今只有讓太子殿下改換身份,方能解決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