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紀念自己又大了一歲,馬丘跟隨潮流,在這一年年尾,去了亞特蘭城中一家新開的、叫做“照像館”的神奇地方。
在“照相館”內,馬丘心裡流著血的付了一個銀幣零二十個銅幣——要知道,這可是一筆不菲的費用,比找吉安娜夫人價格還都要高,再加一點都能找茱莉婭小姐吃晚餐了。
但不管如何,付了錢後,馬丘得到了站在一架古怪儀器前面的資格。
在一架有著三角支架的儀器面前,馬丘努力瞪大眼睛,按照旁邊人指示的那樣,露出自以為最燦爛的笑容,努力保持三秒鐘。
“咔!”
在一道耀眼的光芒照射中,馬丘結束了這次昂貴消費,然後被告知,三天後前來取走照片。
三天後的一大早,馬丘離開溫暖的被窩,匆匆趕到照相館,見到了所謂的的照片。
在那薄薄的、半個巴掌大小的硬紙上,他有所準備、卻依舊感到驚奇的看到,他三天前的微笑樣子,被清晰無比的印在上面。。即便是黑白兩色,但還是讓人不由得驚歎,太像了——比技術最精湛的畫師,都要畫得像。
這一個銀幣零二十個銅幣,花得真值……馬丘感嘆著回到亞特蘭大學主校區學生宿舍,把照片小心夾在一本印刷書中。
之後,馬丘時不時的拿出這照片來欣賞,看著照片上自己的笑容,忍不住的想,新一年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
而事實證明——他想錯了——大錯特錯。
照照片的那天,因為花了一個銀幣零二十個銅幣,他雖然面露微笑,但心情其實比較糟糕。
而和之後一年的時間相比,這心情比較糟糕的一天,卻是難得開心的日子。
原因無法,只因為亞特蘭大學改制了。
關於改制,馬丘其實瞭解並不多。不過切身的體會是,學習的課程、進行的研究,突然變難不少,而且多了很多考核。如果連續三次考核不合格,就會被警告。得到三次警告,就會被勸退。
如果,考核只是和能否掌握課程內容相關,馬丘還不太擔心。但是,改制令他痛恨的地方在於,有些課程不光看是否掌握了課程內容,還要和其餘人比較——大學校方的說法是,教育資源有限,只有相對比較優秀的一批人,才能留下來。
舉一個例子,在霍爾特古語言學課程考核中,和他一同考試的有一百八十七人,考試總分數是一百分。如果他沒有達到六十分一定會被評定為不合格,但達到六十分及以上,不代表就絕對會合格,這還要看其餘人考了多少分數。
具體來說,他的分數要排在所有人的前90%才合格,嚴格的時候要到前75%,松一點也要到前95%。
在這種前提下,他和所有一同考試的人都是競爭關係,不但要掌握知識,還要保證不是掌握最差的那個。極限情況下,如果全班的人都考了100分——滿分,那他只要做錯一個題,考了99分,也會不合格。
這樣的情況重複9次,他就要被迫離開亞特蘭大學。
這逼得他,不得不拼命學習,拼命趕超和他競爭的人,然後他才終於發現,他到底有多差。
之前說過,他是在亞特蘭大學考核中,剛剛達到資格線進入亞特蘭大學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幸運,比他的能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