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道理,曹端在古籍中看過,只是沒親眼見過真的上古文字,加上這龜甲上刻畫的有點抽象,年頭久了也有些辨認不清,所以一時才沒反應過來,如今聽了姚廣孝的講解,倒是能確認對方沒有胡吹。
因為這種有演變歷史的基礎字,字形是有可能找到古籍記載的,雖然沒有具體形狀,但脈絡大致清晰;字義,得益於五經儲存完好,含義也能從其中得到印證。
所以曹端知道,對方說的是對的。
“我者,《說文解字》中有云:施身自謂也,然而我這個字,其實是代表著施暴力於人之稱謂,在三代之時,代表一件殺戮兇器,也就是鋸斧。”
曹端看著那個被稱為“我”的象形字,一把有柄有鉤的鋸斧,看起來像是用來行刑殺人和肢解牲口的兇器。
“這四個字的意思是,王拿著鋸斧,殺戮著奴隸和戰俘,維繫著自己的統治。”
隨著姚廣孝的話音落下,現場頓時響起了蟬鳴一樣的“嗡嗡”聲,所有人都在討論。
很多儒生,並沒有意識到這裡面事情的嚴重性,覺得這確實是紂王這個暴君能幹出來的事情。
然而曹端、高遜志等人,卻清楚無誤地明白了姚廣孝想表達的意思。
——三代的統治,都是這般血腥暴虐,絕非什麼聖人之治。
而誰也不知道,姚廣孝手裡,到底還掌握著多少證據。
但他們都很清楚,這刻在龜甲上的文字,只要肯花功夫,去找古籍瞭解所有字的演變脈絡,然後嘗試去分類對應,終究是能翻譯出來這門文字的。
或許對於一個人來說很難辦到,但對於姚廣孝這種能直接影響整個大明的國家機器運轉的人來說,絕對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姚廣孝不僅不缺錢不缺人,恐怕連材料都不缺,因為他們馬上就聯想到,這東西既然是藥材,那麼肯定除了紂王墓出土的,其他的龍骨上面也有可能刻有,只要以官府的力量在全國範圍內蒐集,很快就會收到無數的龍骨,按照機率論來講,哪怕是萬分之一,到最後可用的材料都會非常多。
你能說紂王墓是孤證,那你能說不同年份的所有龍骨上記載的,都是孤證嗎?
六經不是百分百真實的,一旦被交叉證偽,那麼就會引起山崩般的連鎖反應。
而這僅僅需要耐心等待,這一天就會到來。
誰都知道嘴硬是沒用的,要看證據。
但曹端此時被姚廣孝逼得實在是沒辦法,他還是選擇了裝著傻嘴硬,以圖一線勝利希望。
“紂王,暴君也,其人行此暴虐之事,不足為奇。”
見曹端還在揣著明白裝糊塗,姚廣孝也不以為意,除了最後一件事,姜星火交代給他的所有任務,他都已經順利完成了。
接下來,姚廣孝只需要做一件事。
“你說得對,我認輸。”
在一片驚愕的目光中,姚廣孝站了起來,大大方方地認輸,走下擂臺前意味深長地說道:“明日開始,《明報》新加一個欄目——走進甲骨文。”
曹端的大腦,此時是一片空白的。
他知道,只要姚廣孝繼續較真下去,他的嘴硬很快就會被戳破,他是必輸的。
但曹端不清楚,姚廣孝怎麼就突然認輸了?自己怎麼就突然贏了?
可這種“贏”,顯然是暫時的自我欺騙,因為隨著所謂“走進甲骨文”欄目的持續解讀,三代之治的歷史真相就會被戳破,基於六經體系的理學道統論將土崩瓦解,他這時候贏了,那不就是自己騙自己?
要知道,【六經皆史】的論點一旦被甲骨文的破譯而證實,那麼他曹端就會被載入史冊釘在反派恥辱柱上的那種,這時候的“贏”,只會顯得他輸掉歷史評價後到底有多可笑。
就像是姜星火前世那句“沒有人記住失敗者,除了嶽倫”一樣。
而這種侮辱甚至更勝一籌,是對方馬上就要滿血全勝,然後自己閃現進塔送了,送你“贏”。
曹端渾渾噩噩間,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下的擂臺。
他只知道,有人在他周圍盲目的喝彩,有人以極為憐憫的目光在看著他,而他被人群推搡著,來到了詔獄的門口。
詔獄的大門洞開著就彷彿是洪荒巨獸張開的血盆大口一般。
兩側的錦衣衛扶著刀集體注視著他,曹端提著腰帶跨過那高高的門檻。
隨後“砰”地一聲悶響,所有的喧囂都被隔絕在了門外。
年輕的勇士啊,恭喜你擊敗了所有守關的惡龍,即將來到那宿命之地,救出被惡龍囚禁的公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