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結合剛才姜星火講的,完成了平叛後,江南新建了大規模棉紡織業的手工工場.其中含義,可謂是不言自明!
將軍們看向了各派系的領袖,以及成國公朱能、二皇子朱高煦。
其他人不知道這件事,但朱高煦卻是一清二楚,回京的路上,姜星火已經給他剖析明白了。
朱高煦甕聲甕氣地說道:“方才就要你們不要對國師不敬國師可是向父皇提議,給武臣勳貴們手工工場的分紅的,以後往安南、日本、朝鮮乃至天竺,賣的每一匹布都有你們的一份在裡面。而且國師手裡的好東西有的是,任何一個拿出來,都夠讓人富可敵國的了。”
此言一出,將軍們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起來!
他們是會算賬的,這種能世世代代做下去的生意,那可是貨真價實的搖錢樹!
如果臉面不能為錢讓步,那一定是錢給的還不夠。
“國師.我們剛才聲音大了點。”
“那啥,俺就是這性子,國師別介意哈。”
“是啊,我老李從前不服人,現在見了國師您,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群武官瞬間換了嘴臉,七嘴八舌地說道。
柳升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幕。
要知道,在不久之前,他還擔心姜星火會不會被這群莽夫一氣之下亂刀砍死呢。
不過想想也就釋然了,軍中的武夫粗鄙得很,脾氣不好喜歡砍人,但作為大小軍頭,傳統丘八的“優點”可沒少學,見風使舵、求財爭功才是他們的本能,出現這一幕倒是也一點都不奇怪。
姜星火心裡暗笑,卻也不在這個話題上多做耽擱。
這些人眼裡只有利益,而且姜星火的變法,並沒有觸及到他們目前的利益,既然姜星火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功勳和財富,又能在邏輯上自成體系,把“戰爭是為了廟堂,廟堂的廟算是為了獲取財富資源,而現在有了新的持久斂財手段,所以發動戰爭是為了一勞永逸持久斂財”解釋清楚,他們自然是認得。
不過,這還不夠!
如果僅僅是這些,姜星火沒必要今天搞這麼大的陣仗。
這只是計劃裡的一個目的,而姜星火則還有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變革明軍的軍事理念!
而這,也是跟他剛說的環環相扣。
“那麼各位不妨繼續思考下去,就算大明開啟了別國的商品市場,可別國一定是會有反抗的,大明不可能接到一次反抗訊息就從本土出兵遠征,駐軍才是最划算的選擇,那麼怎麼才能用最少計程車兵,鎮壓當地的反叛?”
一直沒說話的朱能,聽到這個邏輯一環套一環的問題時,幾乎下意識地想到了答案。
“新式火器!”
是的,冷兵器的殺戮效率跟人數和訓練等因素息息相關,但熱兵器的這種相關度則極大降低了。
從朱能親眼目睹的白蓮教平叛戰爭來看,應對低烈度的衝突時,火器的殺戮效率極高,只需要組成火銃方陣哪怕是稅卒衛裡面這些半路轉行火銃手計程車卒,也可以透過簡單的重複訓練,來完成高效殺戮!
是的,純火器部隊目前證明不了自己能在高烈度戰爭中同樣表現出色,這在會議開始之前,幾乎是姜星火的死穴,然而姜星火只用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讓這個問題不再成為死穴。
——你非要較真,那我也不需要證明純火器部隊現在是否能應付高烈度戰爭這個偽命題,壓根沒打過怎麼證明?但你只需要回答我,應對低烈度戰爭,這種成本低廉的培訓方式,做造成的屠殺效率可不可觀吧?
沒有人能否認!
五軍都督府軍事觀察團裡的將軍也做不到睜眼說瞎話,火銃和火炮像是割麥子一樣把白蓮教叛軍給一片片放倒的場景,大家有目共睹,做不得假。
眾將都愣住了,他們哪怕是在剛才,都只是從參加了軍事觀察團的同僚口中,瞭解到了一部分白蓮教平叛戰爭的情況,更多關於這方面情報,只有朱能掌握的更全面了。
所以,此時聽到這些,都忍不住露出驚異之色。
成國公,也認為火器部隊平叛的效率,是比冷兵器部隊要高的,訓練成本也更低。
朱能的發話,無疑是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
也就是說,他們不得不從一開始的完全抗拒思考未來戰爭的形態,變成認識到當下版本火器部隊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