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們都聽說了,國師在華亭縣是如何逼迫那裡計程車紳納糧的事情.可如果不是形勢所迫,誰又願意把自己家的糧食捐給朝廷呢?
然而正所謂「時移世易」,眼下的局勢卻是大大不同了。
大黃浦—上海浦,這條水道一打通,太湖區域的白蓮教叛軍敗局已定。
而且今晚白蓮教不知用了什麼手段開啟了城門,看起來似乎是要把國師一行人一鍋端,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卻被國師手中裝備了新式火銃、火炮的軍隊輕鬆反殺。
火銃隊一邊倒的屠殺,以及白蓮賊被排隊銃斃,這一幕被很多人所目睹,所以訊息傳得是滿城沸沸揚揚。
這裡面的戰鬥力差距,只要是個人,甭管知不知兵,都能輕鬆看出來。
所以,軍事上的勝利很容易影響到了其他方面,眼見白蓮教爛泥扶不上牆,實在是成不了事......外人看來確實如此,都已經開啟城門突襲了,可以說是有心算無備,便應該是個李愬雪夜襲蔡州那般摧枯拉朽的一鍋端吧?
可結果呢?
反而被國師輕鬆拿下!
於是乎,上海縣本地士紳的態度,隨之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緊急聯絡了他們的代理人張守約來與松江知府表態。
為什麼找黃知府,而不是直接找國師?
這便是因為現在大家都曉得,黃子威這位松江知府,隱約間已經成了國師的得力助手,這段時間國師在松江府的所有行動,基本都是黃子威幫著忙前忙後,可謂是沒有功勞也有不小的苦勞。
而一旦江南亂局平定,這位黃知府,可就是前途無量了!
松江知府是正四品,往前走一步,可就是入中樞當個小九卿了。
即便是原地不動,再幫著國師主持地方變法,積累一些資歷、功績,往後調到中樞,不
也是一飛沖天的格局?
須知道,總裁變法事務衙門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是什麼品級的衙門,但副總裁官可都是正經的國公、侍郎,少說也是跟六部同一級別的正二品衙門。
那裡的人事,還不都是國師說了算?給黃子威提個副總裁官,轉圜半步,便是進六部當侍郎、尚書,也是一片坦途了。
誰不想進步?張守約也想,故此,不光是代表本地士紳表態,他本人也存了巴結巴結以往這位被士紳架在半空中的知府,以後存一條站隊變法派的門路。
畢竟,聰明人能看出來變法不一定能成,但走這條路,立下功績和升官肯定是快啊!
黃子威也體會到了別人對他前後不同的態度,心中自然是有一絲快意的,不過,他也清楚這一切都是國師姜星火帶給他的,倒也不敢胡亂許諾些什麼,只是潦草地敷衍了張守約幾句。
就在這時,忽有人來報。
「黃知府,國師請您過去議事。」
在張守約羨慕的目光中,黃子威姍姍起身,略微行禮後朝著被國師佔據的上海縣衙內堂而去。
此時,整個衙門內堂裡早已坐滿了人,所有人都興奮異常。這些人當然不是文官,而是軍人們。
在一個多時辰前,朱勇和他率領的火槍隊終於停止了攻擊,緩緩撤回到原先的地方。
騎兵隊和城防軍,則是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繼續對潰敗的白蓮賊窮追猛打。
一直等到現在,才算是開始清點傷亡和戰果。
不清點的時候,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新式的戰爭方式到底有多麼恐怖的殺戮效率。
當對比了明軍的戰損人員名單,以及白蓮賊被割下來的腦袋的時候,軍人們才驚訝的發現,對付這群堪稱精銳的白蓮賊,他們的心理預期是一比五、一比十的交換比,就已經是大捷了。
然而紙面上的統計資料,是一比四十!
如果扣除城防軍衛所兵的傷亡,雙方的戰損比達到了驚人的一比一百!是的,火銃隊和騎兵隊只死了十幾個人,而一千多人的白蓮賊,幾乎是全軍覆沒!
這個結果,深深地震撼了這些剛剛從靖難之役中走出來的軍官。
雖然敵人不算特別強,雖然這只是地方平亂戰鬥,但這個數字,已經可以充分說明問題了。
尤其是這場戰鬥還是遭遇敵人精心謀劃的突襲後,倉促反擊所取得的勝利,這一點顯得尤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