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西方諸國,再怎麼說,也是大明認知範圍內的。
至於姜星火的地球儀上,突兀地出現的兩塊大陸,則是根本就認知不到的事情,所以詫異自然是在所難免的。
“當然了。”
姜星火的笑容,彷彿是一個等待著大魚上鉤的釣魚佬。
姜星火指著非洲大陸說道:“麥加左下角的那塊大陸名叫非洲,早就有人發現過,只不過其地多沙漠草原,居住在其中的多是未開化的蠻荒之民。”
因為叫著順口,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改成什麼名字,姜星火繼續按前世的說法稱呼著這兩塊大陸。
姜星火又把地球儀轉動到了美洲的位置上,讓美洲衝著鄭和居中。
“至於地球儀上另外一塊聯結在一起的南北大陸,名叫美洲,在南曰南美洲,在北曰北美洲。”
“北美洲此時恐怕還處於矇昧時代,但南美洲中倒有也開化的王國,物產更是豐富,遍地金銀不說,還有數種高產農作物,那種能畝產上千斤的高產農作物.至於為何無人發現,便是南北美洲與其他大陸都隔著大洋的緣故了。”
遍地金銀倒也罷了,日本也是遍地金銀而且離大明還很近,跟遙遠未知的美洲相比,更容易大明據而有之。
但是,高產農作物?
能畝產上千斤的高產農作物?!
而且還不止一種,是數種?!
鄭和聞言心中有如掀起滔天駭浪一般震撼不已。
三保太監到底是極為接近大明帝國決策中樞的人物,當然明白這些資源對於大明來說意味著什麼。
民以食為天!
在華夏封建時代,糧食就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沒有商人沒有金銀,大家可以以物易物,可沒有農夫種田,沒糧食吃老百姓就會造反。
這才是朱元璋重農抑商的根本原因。
都跑去做想著投機取巧做生意賺差價,誰來老老實實地面朝黃土背朝天生產糧食?
反之,如果糧食足夠吃,那麼為了更好的生計,社會上的風氣則會更趨向於從事手工業和商業貿易。
這就是由生產力因素所決定的社會現象問題,再簡單不過。
而姜星火之所以要說出南美洲有數種高產農作物這個秘密,也是有他自己的幾重計較的。
第一重,自然是為了試探對方反應,來確定對方是不是鄭和。
第二重,則是說如果對方是鄭和,那麼提前告知對方這個訊息,對方就有更大可能抵達美洲,帶回大量的土豆玉米紅薯。
畢竟姜星火是魂穿,又不是事先準備好了土豆玉米紅薯帶著穿越,而且在姜星火看得很多穿越裡,對於明初找西洋人買土豆玉米紅薯這件事,姜星火認為壓根就是不可能的。
道理很簡單,現在是公元1402年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而西方探索美洲新大陸的第一人哥倫布,直到1492年8月3日才會奉西班牙統治者伊薩伯拉與斐迪南之命,攜帶給大明皇帝的圖書,率領三艘船和九十名水手從巴羅斯港出航,橫渡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
還有足足九十年的時間差呢,西洋人自己手裡都沒有,上哪找西洋人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