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麼都聽不到.我什麼都聽不到.”
當然,以三保太監的地位,這種東西還是能聽的,畢竟是皇帝最信任的大太監之一,但鄭和是一個不乏政治智慧的宦官,這種聽了有危險的,他不想聽。
鄭和最感興趣的,還是關於天文地理和航海等方面的知識。
上節課別人都覺得很無聊,但鄭和就聽得津津有味。
而且,鄭和分外珍惜眼下的詔獄時光。
因為鄭和很清楚,講完這節課,還有最後一節課,姜星火就要出獄了!
而到了那時候,恐怕這種安逸的學習時光,就一去不復返了,鄭和自己也要重新踏上那前往萬里波濤的旅途。
到時與姜星火的下次再見,就不知是哪年了。
念及至此,鄭和這條好漢子的目光裡,卻是流露出了幾分不捨。
畢竟對於鄭和來說,姜星火無論是提出捆綁宗室下西洋,還是去萬里石塘挖鳥糞,亦或者是日本金山銀山、開拓呂宋天竺.雖然姜星火只是動動嘴,他就得跑斷腿,但毫無疑問,姜星火也給他鄭和帶來了紮紮實實的功勞。
而且這種功勞,卻已經是姜星火給出了任務目標,他只需要執行就能拿到手的功勞,不需要自己像個無頭蒼蠅似地摸索。
甚至於,只要鄭和用心做完這些事,都足以以一介太監之身封伯封侯,而無人質疑。
因此,再結合這些日子被姜星火的人品、學識所折服,鄭和更是心頭念念不捨。
見皇帝和二皇子並沒有在意他聽不聽,鄭和低著頭,也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姜先生不妨把這八字要訣拆開來講講?”李景隆走後,朱高煦盡職盡責地捧哏著。
“所謂優劣危機,便是《國家管理學》中的一種戰略管理規劃的辦法。”
回到了公共管理學的本專業範疇,姜星火的神情中充斥著無窮的自信。
這門學問,上可治聯合國,下可治街道辦!
絕不遜色於看完半部就可入主唐寧街的《是,首相》。
“在考成法的實踐過程中,固然核心是‘立限責事,以事責人’,但最重要的前提便是——要用來考核擔責的事情,是可以完成的。”
“也就是說,如果盲目制定不切實際的浮誇目標,那麼考成法本身將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官吏必然會抱著‘反正完不成不如擺爛’的心態,同時,對於一些可竭力完成但會傷民的目標,官吏也一定會為了自己考成,來選擇以傷民為代價完成目標。”
“但同時,考成法也有另一個極端。”
朱棣幾乎剎那醒悟,他的眸子裡閃過了一絲冷峻的神色,用近乎牙縫裡擠出來的聲音說道:“人人皆推諉,而法不責眾!”
“不錯。”
姜星火帶著略微意外的神情,看了這個燕校尉一眼。
似乎燕校尉對文官系統也沒什麼好感,談到如何整治官吏便像是對待仇人一樣,竟是言語間有著一絲快意的感覺。
靖難屍山血海殺出來的武夫,都這麼恨建文朝廷的文官嗎?
當然了,對此姜星火倒是沒什麼心理負擔。
你說官吏裡有好官不假,全都砍了肯定有冤枉的,但隔一個砍一個肯定有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