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沉吟片刻,緩緩說道:“此件確實有一件要事發生,乃是涉及到國家根基之事,想來道衍大師是知道的不過還是讓老大跟你們說說吧。”
隨後,朱高熾便把今天關於講課時的“萬有引力”、“日心說”,以及剛剛做了好幾次都驗證無誤的扭秤實驗,一股腦地說了出來。
“朕欲封藏姜先生的這套說法,以免天人感應受到動搖,不知兩位覺得如何?”朱棣端起茶杯,看著兩人問道。
張宇初眼睛眯起:“陛下不可!”
道衍也神色平靜:“老衲覺得不妥!”
他倆幾乎同時反對。
朱棣頓時一愣。
雖然朱棣只是先試探一下,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他以為自己提出的建議都很合理,畢竟換哪個皇帝來,恐怕都是這個想法,然而卻被兩人沒留面子地當場否決。
不過朱棣並未因此動怒,仍舊笑呵呵地看向張宇初、道衍。
“那依二位所見,又當如何呢?”朱棣又道。
朱高熾幫腔道:“是啊,若是不封藏姜先生所言的日心說,萬有引力是如此地容易證實,恐怕傳播開來,會招致人心動盪,使得社稷不穩。”
“天人感應。”道衍輕笑一聲:“陛下信嗎?”
道衍這話說的不客氣,但朱棣倒也不以為意,畢竟事實大家都知道,要真有天人感應這種東西,自己怕是當不上皇帝的。
但事實歸事實,不信歸不信,朱棣卻還有一層最關鍵的顧慮,這也是朱棣召兩人前來的根本原因。
沒有了天人感應的枷鎖,朱棣固然可以肆意施為,說得不好聽一點,就像是昔日的隋煬帝楊廣一般威福自專窮兵黷武,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朱棣本來就不信天人感應,如今透過姜星火所提的萬有引力和扭秤實驗一證實,更是對天人感應半點敬畏也無了。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天人感應也不僅僅是透過星象和天災來限制皇權的枷鎖,這個枷鎖,同樣也是某種保護。
朱棣想了半晌說道:“不管朕信不信,可天人感應這個東西,畢竟是涉及到皇權的根基之所在,輕易動搖不得。”
道衍亦是搖頭反駁說道:“姜聖所言乃是天地至理,如今又經證實,陛下光是想著封藏,老衲以為是不妥的。”
張宇初不敢明面上繼續反駁皇帝,但是不礙著他默默地跟著點頭。
朱棣似乎早料到二人的態度,倒也沒急著發怒。
朱棣悠然自得喝了口茶,才繼續道:“其實朕也認為,姜星火所言是有道理的,但還是如剛才朕所說的那般——天人感應,朕對此頗有顧慮。”
“陛下思慮周全,老衲佩服。”
道衍拍了個有些敷衍的馬屁,隨後說道:“但老衲以為,天人感應,卻非是真的與皇權互相捆綁,永遠不能解開的繩索。”
在一旁沒說話的朱高熾則皺著眉頭,目光閃爍。
他心裡隱約覺得不妙。
果然——
朱棣語調陡變:“二位的意思是想要推翻天人感應,接著把皇權的天授也一併推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