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繭房!
皇權下鄉!
兩位尚書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明白了為什麼要培養人識數識字。
目的不僅僅在於收稅本身,而在於皇權下鄉!
此前便說過,面對朝廷的絕對武力,地方鄉里的宗族士紳,其實並沒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因為時代早就變了,隨著歷史的演進,漢代乃至南北朝、隋唐時期,地方足以自保的強力武裝,在宋代以後,就開始消失地無影無蹤。
嗯,這麼說來,鐵血大宋在對內重拳出擊保證江山穩固方面,還是有一手的。
事實上,從“我大清”的實踐來看,江南地方,面對八旗鐵.重灌騎馬步兵,確實也沒有抵抗的能力。
那麼,地方宗族士紳憑什麼能控制地方呢?
之前兩位尚書還不太好描述,總往什麼宗法、血緣、權威、文化、習俗上面想。
現在想來,姜星火真是一語道破。
——資訊繭房。
是的,就如同為什麼古代中國農民不識字一樣,因為他們不需要識字。
那麼為什麼皇權下不了鄉?因為他們聽不到皇帝的聲音。
他們被包圍在由宗法血緣等等因素形成的,一個巨大的資訊繭房裡。
從生至死,世世皆然。
而外鄉人,如果用正常渠道,也確實無法進入到宗族勢力盤根錯節的鄉內。
事實上,兩位尚書清晰地意識到。
稅警,確實是最好的一個切入口。
因為要給皇帝老兒交稅的嘛。
在地方為非作歹亦或是安分守己,皇帝都不太關心。
可不交稅,皇帝的刀可就不會慣著你了。
皇帝派人來收稅,你敢攔嗎?
讓一個稅警悄無聲息地消失?
不要緊的,馬上朱棣就會給你表演一個戲法,讓你看看你的族譜除了封面頁,其餘部分是怎麼消失的。
那麼,稅警一旦可以入駐鄉里,而這些稅警又認識常用字,皇帝的命令,朝廷的政令,也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傳達到鄉間地頭。
如此一來,資訊繭房自然不攻自破!
說白了,給農民構築的資訊繭房,看似牢不可破,可就如同真正的蟲繭一樣,一戳就破!
關鍵在於,西漢以後的歷代皇帝都覺得自己沒有趁手的刀(稅警),戳破了收益也不大(皇權下鄉成本)。
所以也就達成了心照不宣的交易,鄉里的權力,包括治安、審判等等,都歸地方宗族。
你們只需要給皇帝交稅就可以了,中間貪點無所謂,苦一苦百姓罷了。
可朱棣不樂意啊。
朱棣倒不是不樂意苦一苦百姓。
他還沒有姜星火那種八世苦命人的切身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