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就在於,提前給拜國師造勢。
朱棣當然知道,姜星火可能壓根不在乎這些名利權位,但料想也不會反對吧?
道衍,則不這麼認為!
道衍認為,世間如他這般純粹為了施展胸中抱負,不惜生死榮辱置之度外的理想主義者,是極少的。
但如果他還有同路人,甚至是引路人。
那就一定是姜聖!
對於理想主義者來說,有什麼能讓他們真正地留下來呢?
官位、權勢、美人、財富?
不,都是過眼雲煙罷了。
真正能留下理想主義者的,唯有理想!
什麼理想?
天下大同!
如何大同?
推翻理學!
只有在大明發動一場思想革命,才有可能為社會主流思潮的轉型奠定基礎。
而只有整個社會的觀念發生了轉變,大明才能走向那條新路。
否則,英武而銳意進取的皇帝一旦駕崩,權力出現交替。
整個大明帝國,就一定會被程朱理學支配計程車紳階層,給拽回老路。
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推翻程朱理學的統治。
不一定徹底摧毀程朱理學,而是讓其從統治地位退化到諸多主流學說之一,就足夠了。
那麼出獄就讓姜星火當國師,能直接做到這一點嗎?
顯然不能,道衍清醒地意識到,想要開闢那條萬世之路,就必須從思想著手,而從思想著手對抗理學,現在“他們”所擁有的理論基礎,還太少太少。
畢竟,程朱理學是一個經歷了十數代大儒,不斷添磚加瓦,完善起來的理論大廈。
可這裡還有一個關隘就是。
——如何讓姜星火覺得自己有必要實現這個理想?
道衍給出了答案,也是佛門中修行的一條路。
去體悟。
去人世間體悟百姓的悲歡離合,去體悟生民之多艱,去體悟程朱理學對人性之摧殘。
如此一來,姜星火方才有可能下定決心,去推翻理學,去開闢那條萬世之路。
當然了,這也只是道衍目前的想法而已。
——————
說回樹下。
姜星火繼續以手代筆,在溼潤的地面上寫起字來。
①組織準備,是否建立獨立鄉級稅收機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