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懂了?”
“你看朕像是懂了的樣子嗎?”朱棣面色平靜的反問。
道衍哈哈大笑,給朱棣詳細地解釋了一番,這封信的意義。
朱棣沒有太過關注道衍講解的具體內容,但他卻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封信能起到的效果。
這是打壓江南士紳絕佳的武器!
“這封信是誰寫的?”朱棣問道。
“姜聖。”
聽到這個回答,朱棣的內心毫無波瀾,已經不震驚了。
對於姜星火這種天文地理歷史政治哲學無一不通的全才,你就當他是仙人就好了,既然不是凡人,凡人有如此表現自然值得震驚,可對方如果在你心目中是仙人,那還有什麼好震驚的呢?
朱棣轉而關注起了這封信的效果。
“你是說,只要能證明程朱理學堅持的人性論是錯了,那麼程朱理學這套‘存天理,滅人慾’,便能被系統地推翻?從而在思想層面上,徹底將江南士紳的這套東西,壓倒下去?”
“正是如此。”道衍捻珠微笑。
隨後道衍補充道:“當然,學術之爭乃至道統之爭,肯定不是一封信就能簡單地做到決勝的,程朱理學發展數百年,也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輕易撼動的,但這是一個開端.只要有這個開端作為引子,引起人們思想上的懷疑,自然可以起到打擊程朱理學的目的。”
“不對。”朱棣突然蹙眉說道。
“哪裡不對?”
朱棣捋了捋思路說道:“朕為什麼要打擊程朱理學呢?”
“便是江南士紳們信這一套,可現在終究是朕當皇帝啊,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朕是君父,程朱理學這套東西,朕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不。”
道衍放下了信紙,重新用青玉鎮紙壓住,轉頭說道。
“陛下您理解錯了。”
“打擊程朱理學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打壓江南士紳階層,從更高的角度看,江南士紳算個什麼東西?充其量不過是臭蟲罷了,確實沒法徹底打死,打還會髒了手,可不打就會在你面前晃悠噁心你。”
“打壓江南士紳階層只是順帶,打擊程朱理學的根本目的,在於集權!”
朱棣皺了皺眉:“集權?”
“不錯。”道衍朗聲說道,“大明的江南士紳階層,其實是自建炎南渡後形成的、偏居一隅的政治、經濟、文化集於一身的江南士大夫集團。”
“事實上,在晉朝衣冠南渡後,也形成了同樣的東西,那便是——門閥!”
“無論是門閥,還是士大夫,他們抱團掌握話語權,掌握文化傳承,目的都是為了分權,從皇帝的手裡分權!”
朱棣脫口而出。
“王與馬,共天下!”
“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道衍點了點頭,隨後說道:“那麼陛下試想,無論是門閥還是士大夫,到底憑的是什麼,能跟皇帝平分天下的權柄呢?”
“是軍事嗎?”
朱棣搖了搖頭。
靖難起兵以來,建文朝的那些文人除了瞎指揮添倒忙,要麼就是按著兵書畫圖當運輸大隊長,把南軍的江淮德州大營,河南真定大營這兩條補給線,排成一字長蛇陣給他掐頭去尾,沒有任何軍事上的貢獻。
“是骨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