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此,朱海發現唐軍擺出這樣的陣勢之後,猜測對面的唐軍也怕了,不敢和他們硬碰硬,所以採取車陣的方式,不想主動發起進攻。
「唐軍就是這樣,他們向來如此,膽小如鼠。」想通這些之後,朱海心中生出輕蔑來。
唐軍打仗從來都喜歡守,要麼守城,要麼用兵車守,要麼就是建造堅固的營寨,根本沒有他們豫國猛士那樣的悍勇。
他原本還以為己方屯變堅城之下,如果對方這時候發起攻擊,他們可能難以應付,沒想到對方大軍從龍門山來,到達城下之後用兵車陣開始屯駐,沒有發起進攻的意思。
安排好人手之後,朱海立即快馬往西,到中軍御帳中將此事彙報給睢陽侯魏華,魏華聽後也大笑唐軍膽小,就像老鼠,不足為懼,也同意他派兵盯著,不要強攻的建議。
不過唐軍到了城外,無疑會讓伊闕關城中守軍看到,提高他們計程車氣,這點是壞處。
他們此時的部署是大軍營地在西位於後方,前方是攻城部隊,中間相隔半里左右,朱海拱手請命道:「侯爺,末將請增加攻城的兵力,既然唐軍援軍已從北面到達城下,那攻城就不能再耽擱了。
同時往大營東面增兵,臣覺得應該把廣勇軍(滿員兩萬人)全排程過去,部署在大營東北面,以便隨時監視唐軍的動向。」
說到一半,他覺得有些口渴,大帳裡的李犁為他遞來酒杯,朱海潤了潤喉嚨繼續說道:「如果東北面的唐軍不甘坐視伊闕關陷落,想要出擊。那就必須撤去車陣移動,到時東面部隊可以立即趁機發起攻擊,擊敗他們或者把他們趕回龍門山。
如果他們一直襬著車陣不動,只防御龍門山,坐視正面伊闕關陷落,那就完全不用理會他們。
等我們的大軍拿下伊闕關後他們就完全被孤立,要麼立即往東逃,要麼等死。」
睢陽侯魏華聽完之後,點點頭,贊同地對身邊的親兵道:「就按照左將軍說的安排,去傳達本侯的命令。」
親兵拱手出去傳令,很快豫國數十萬大軍的營地中,兵馬開始排程起來。
豫軍丟掉大營東北側靠近龍門山的部分營地,不過並未在意。
那裡本來就是營地外圍,那一片部署計程車兵原本是為防備從東面伊闕關方向來的唐軍,現在他們來了,在那裡對峙,又擺出讓他們頭疼的車陣,沒有進攻的,那就繼續對峙吧,並不影響正面攻打伊闕關的主要大事。
豫軍的主要精力依舊放在正面的伊闕關,沒去管理東北面距離大營中央還有三四里的唐軍,只
派兵在那與東來的唐軍對峙。
這種部署算是十分明智,至少分清主次,魏華和朱海也對這種部署頗為得意。
可第二天天亮後,豫軍派出攻城部隊沒多久,大營東北角傳來巨大的轟隆聲,遠處的黃色塵土在半空盤旋上升,遮蔽天際。
大量的旗幟緩緩出現在大營北面的天地和樹林間,目光盡頭的地平線上拉開一條漫長黑線,炙熱空氣翻滾扭動,讓遠處的黑線看起來也彷彿在翻滾,擺動,就像大地上湧起的黑色浪潮,伴隨蒼涼的行軍號聲,鋪天蓋地而來。
正準備去前方攻城營地的朱海心中一突,正好前方的斥候也疾馳撲過來,向他彙報唐國大軍來了。
他眼睛不瞎,能夠看見遠處那遮天蔽日的動靜,也能聽到震動大地的馬蹄聲,響徹天際的號角聲。
「立即去報告侯爺!請求他集結大軍!」朱海大聲道,他已經遠遠看到遠處漫山遍野人馬中那面大大的「尹」字旗,他心裡立即知道怎麼回事,唐國第二軍軍帥尹鶴率大軍來了!
朱海也很快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兩國交鋒一個多月,兩支軍隊也陸續交鋒半個多月,可今天,決戰卻來得如此快速而突兀。
不過這就是戰爭,總是千變萬化的,朱海深吸口氣,立即想到派人去叫回城下的攻城部隊,卻萬萬沒想到,只是那麼一會兒的耽擱,就來不及了。
到達伊闕關以西后,尹鶴已經看到遠處的豫軍大營。
三十萬豫軍,龐大的營地在南面大地上鋪開,外圍柵欄環繞,延綿十數里,馬蹄聲和吵鬧的吆喝聲,隔著很遠都能聽到。
大營外圍是往來巡邏的豫軍士兵,遠遠看去就像一群整齊的黑螞蟻。
中軍大軍早在一里外就已經展開陣型,王鐔親自坐鎮中軍,一步步推過來的,數萬大軍拉開的漫長陣線,將伊闕關西南面大片長勢正好的綠油油麥苗麥穗踩成深綠泥渣。
不過這時也來不及顧及那麼多,此前王鐔下令不得驚擾百姓,百姓的東西不能搶,房子不能燒,田地不能踩,可現在他不可能讓大軍到達豫軍營地之前再展開陣型,那樣會有危險。
他下令中軍在伊闕關一里外停下,展開陣型,隨後才開始向前推進。
而烏邏所率驍騎正順著西面田地之間的大道南下,到達豫軍大營西南側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