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思索著接下來戰事的走向,心想如果伊闕關依舊久攻不下,要不要勸說睢陽侯退兵?
屯兵堅城之下,本就是兵家大忌,正當他思索的時候,遠處突然響起號角聲。
朱海立即調轉馬頭,「敵軍!」難道唐軍開始反攻了!
他想著,連忙打馬從大營北面一路往東,隨後轉向南面,順著一排不高的樹林很快到達大營東北面,遠處隔著營地的柵欄,大營外到處都是喊殺聲。
很快有密密麻麻的騎兵衝出樹林,往大營這邊衝過來,驚慌失措地打馬奔逃,塵土四濺向著這邊逃跑,後方喊殺聲震天,塵土瀰漫,天空都是灰濛濛的。
「唐軍來了!」朱海立即明白過來,隨後調集大量士兵過來寨牆這邊,接應外面計程車兵逃命。
很快,上千名騎兵爭先恐後衝過空地,有些倒在地上,還有些陸續被後方的弓弩射倒,原本有些乾燥的土地,逐漸被鮮血染紅。
朱海看不清對面的情況,因為那裡是一片小樹林,他也不敢貿然過去,派出斥候去查探,很快斥候匆匆趕回來彙報道:「對面都是唐軍,有很多!」
朱海一面讓人去中軍彙報情況,一面派人在寨牆處組織防禦,阻止後續唐軍衝營。
等上千士兵陸續奔逃回營之後,眾人都緊張盯著幾十步外的樹林。
黑濛濛的樹林中腳步聲和喊殺聲越來越大,周圍的氣氛一下緊張起來,很快唐軍的身影陸續出現在樹林邊,早已準備好的朱海立即大聲命令道:「放箭!把所有箭射出去!」
瞬間,弓弦嗡嗡作響,黑色的箭矢如一團烏黑的雲,迅速向對面撲去,唐軍衝在最前方計程車兵有十幾人被射倒,不過等他們再次張弓搭箭時候,對面唐軍已經豎起一道鐵牆。
唐軍陸續趕到,在樹林邊用高高的盾牌豎起一段長牆,隨後大量唐軍弩弦的炸響聲密密麻麻在樹林中響起,隔著二三十步依舊能聽得清清楚楚。
這種聲音對於營寨內的豫軍來說可謂是催命魔音!
唐軍強弓硬弩的厲害,他們早就領教過,幾十步的距離上,幾乎所有甲冑都能被輕易貫穿,造得不夠好的盾牌也能射穿,瞬間就有不少豫軍士卒倒地不起。
朱海看著前方士兵瞬間被射倒不少,慘叫連連,立即下令寨牆邊的部隊往後撤退,自己也連忙調轉馬頭,逃開一段距離。
他並不是認輸,而是準備組織更多的騎兵直接衝過去反擊,重新奪回樹林。
很快,睢陽侯那邊也派人過來問情況,並讓他全權組織豫軍士卒應對,朱海讓士兵去回報:「應該是唐軍的援軍,有多少還不知道,不過他們佔據樹林就不敢出來,人應該不多。可能是從龍門鎮那邊來的。」
隨後朱海開始組織大營東北側駐紮的殿前司捧日軍守備,準備派大量騎兵衝擊唐軍,奪回樹林。
不過很快,便有斥候來報,唐軍改變了部署。
朱海連帶人靠近去看,遠遠看見奪取樹林後,唐軍沒有出來,而是在樹林邊,開始將眾多兵車車轅綁在一起,立在那裡,建起一條長長的城牆,隔著空地一直蔓延伊闕關北段城牆腳下,延綿二里左右的樣子。
這樣的陣型讓朱海頭疼,或者說唐軍的車陣一直令敵人頭疼,不論是中原諸國還是從事遊牧、漁獵的異族。
唐軍的兵車立起來後很高,前端綁著鋒利刀劍,各車之間用繩索鐵鏈緊固相連,後方則是長矛手,弓弩手,如果騎兵要正面衝擊這樣的陣型,那幾乎不可能。
人會怕高速衝來的戰馬,那些木頭車可不怕,而且幾百上千輛車緊固相連在一起之後,想要撼動也十分困難,後面還有令人頭痛的強弓硬弩。
即便想派遊騎用騎射襲擾
,也不敢太靠近,一不小心會被車後的弓弩手射下馬。
而朱海之所以對這種陣型記憶猶新,還因為他三十多歲的時候親領會這種打法的恐怖,那也是豫國對陣雍國,最慘的一次大敗。
二十多年前,豫國十萬大軍西進,在馮翊郡重泉縣慘敗,先帝僅率數百人逃走,之後收聚殘兵,損失達八萬之多。
當時他們對面的雍***隊就是以車陣擊敗他們。
而現在的情況下,發動強攻很困難,中間的空地上,有很多戰死士卒和戰馬的屍體,嚴重影響了騎兵的行進,會拖慢騎兵的速度。
捧日軍的騎兵必須在行進的中途面臨唐軍密集的弓弩射擊,之後還要爬上一小段緩坡,隨後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唐軍堅不可破的車陣。
所以朱海頓時打了個激靈,下令所有大軍止步,放棄之前的攻擊奪回樹林的計劃,改為派兵巡視營寨,防止唐軍偷襲。
車陣有它的厲害之處,自然也有它的弱處,那就是太笨,行動遲緩。
數百上千連成一片的兵車,防禦十分強大,可移動起來也十分困難,打不過,跑就是了。